長蕭一身道袍,見到這對夫妻笑容可掬的道:“恭喜陳縣主喜得麟兒,貧道特來道賀,特獻上薄禮以示慶賀。”
長蕭真人說道,即命身旁道童奉上各式禮物,錦衣、玉冠、書卷、檀香等物。
‘奇怪,我自河中得一嬰孩,滿縣數十萬人無人得知,長蕭真人竟似早有知覺?’ 陳決一臉茫然道:“真人,此兒來得神異,他一身富貴打扮卻存身花中,學生正要請教真人,此兒可是真君所賜?”
長蕭真人呵呵笑道:“此嬰乃是天賜陳家,潑天之喜,他日造化不淺,陳縣主何必疑懼,但只收養無妨。”
陳決這才放下心中大石,臉露喜色,蓮中嬰兒惹人疼愛,他早就心生喜愛,神人賜嬰,有親生有何區別?如今有長蕭真人作證,那這嬰兒分明就是真君所賜,他大喜笑道:“想不到我陳決也有今日,有此麟兒,他日也有面目去見列祖列宗,真君之恩,粉身難報。”
陳決歡天喜地,長蕭真人撫須笑道:“陳縣主福澤深厚,尊夫人慈心善性,二位當有厚報,貧道也只是一個湊趣之人,他日若有需求,盡說無妨。”
“真人道法玄妙,未卜先知,學生更是欽佩不已。”陳決此時才知長蕭真人昨日之語果然應驗,心中更是敬佩不已,他生平最大心願不是做官,而是為陳家開枝散葉,此時這花中嬰兒雖然神異,但有道門高人保證,哪裡還會懷疑,傳聞生而神異者,必有大造化,此兒既與陳家有緣,只怕今後陳氏一族也要沾上他的福氣。
長蕭真人望著蓮中沉睡嬰兒,笑道:“陳縣主可曾為此兒取名?”
陳決怔了一怔,隨即笑道:“學生得來匆忙,倒是不曾取名,不過,賤內於廣闊江中得此神嬰,彼時天空地闊、海天一色,山河壯麗、錦花滿江,此乃極大極博之象,若是要取名,不若取個‘博’字!”
長蕭真人讚道:“好個博字,陳縣主果然不愧為飽學之士,不過,貧道見此兒與道家有緣,其青衣之上有青元二字,不若他日便取字青元如何?”
陳決拱手笑道:“青天白日,元道無極,果是仙家氣象,此字莊嚴宏大,不可測度,學生替小兒多謝真人了。”
“既如此,貧道拜別,若有難處,可來丹辰山尋我。”長蕭真人隨即拜別而去,陳決當即使人大設宴席,他出身博陽陳氏,家底豪富,滿縣上下、無論老幼貴賤,俱可入此酒席。
喜得麟兒,大喜過望,這等喜事換做貧家亦是奔走慶賀,更何況堂堂博陽陳氏?
一桌桌酒席從縣衙大堂一直襬到城中大街,滿縣百姓聽聞陳縣主前往丹辰山真君廟求子,真君有靈,竟讓崔氏一夜生得麟兒,聞者驚異不已,心中無不暗歎真君神通妙法,果非凡人企及。
這酒席一擺就是九天,滿縣大小俱是個個歡喜,陳決無後的惡名終是了結,崔氏得了此兒之後,視若掌上明珠、家中至寶,一刻也離不得陳博身旁。
陳博多半時節俱在沉睡,少有清醒之際,只是露出甜美笑容,那一雙清澈至極的眸子、俊美可愛的面容,令見者無不心生憐愛。
時光逝若流水,歲月如白雲變幻,一晃十多年過去,陳博已長成昂然少年,陳決在開城縣一呆就是十多年,開城縣有真君庇佑,上無天災、下無人禍,百姓安居樂業,家傢俬財殷實,這知縣做得穩穩當當,上官下吏無不交口稱讚。
丹辰山上真君廟香火極盛,遠近諸縣聽聞陳縣主奇事,欲要求子者堵塞山道、絡驛不絕。
陳博年已十六,生性聰明過人,但生來只喜二事,一是睡眠,二是遊玩,他天生不喜詩書,交遊廣闊,三教九流無不結交,上至官員士紳,下至平民百姓,無所不交,無所不往,卻對經卷禮義畏之如虎。
滿縣之中,無人不知陳家青元公子體格雖弱,但性情灑脫,豪邁過人,男女老幼盡都喜歡這個貪愛睡眠的美少年。
子名青元,亭亭而立。
冠帶灑然,絕倫超凡。
陳決每每催促他專注詩書禮義、應試科舉之時,陳博無不想盡辦法逃脫,偷奸耍賴無所不及,陳決每每欲要責打,崔氏卻總以兒子體弱護之,這一日,陳決嚴令家丁看管陳博,命他溫習詩書以待科考,哪知轉身不到一會,陳博已然不見蹤影,陳決大怒之際欲要嚴懲,手執棍棒尋到後堂之際,崔氏卻溫然笑道:“老爺,博兒不喜讀書也就罷了,我陳家家大業大,還怕將來博兒缺了衣食不成?”
陳決怒氣未息,連聲嘆息道:“夫人,男兒在世,不習詩書,遊手好閒,成何體統?縱有萬貫家財也會讓他敗盡,夫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