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外放(1 / 2)

先帝最後一次召見他,是長公主遠去西南,先帝病重不能朝臨的第二日。

先帝一邊咳血,一邊對他說:“柳卿,現如今滿朝上下,朕唯獨能信任之人,唯有卿一人爾,朕天命將至,卻唯獨放心不下長女扶光,懇請卿看在君臣十餘載的情份,將來能輔佐,便盡心輔佐,不能輔佐,便照拂一二。”

那時他不解其意,只當陛下病重時的囑託。

可後來,一場宮變,先帝駕崩,榮郡王成了儲君,他覺得榮郡王的儲君之位頗為不實,這才有了質疑先帝遺詔有假,要見長公主一事。

雖然後來柳大夫打消了懷疑,心中卻仍有疑慮。

是因先帝曾數度請求他輔佐長公主,在柳大夫心中,先帝病重時,對他的囑託,才是先帝真正的心意。

他覺得自己是先帝指定的輔政大臣,只是輔佐的物件是長公主,而不是南孝帝。

也因此,柳大夫心念舊主,根本無法拒絕長公主的命令。

柳大夫輾轉反側了整晚,想到如今朝堂之中群魔亂舞,一片烏煙瘴氣,又想到自己如今落得君臣相忌的下場,不禁心灰意冷,陛下不仁,倒不如去皇陵,為先帝守陵。

不得不說,姜扶光是瞭解柳大夫的,她很清楚,以柳大夫的心性,是不可能輕易離開朝堂,柳大夫心念舊主,只有讓他去為先帝守陵,他才不可能拒絕。

第二日天沒亮,柳大夫拖著重傷的身體,提筆寫了辭呈,向陛下請辭御史大夫一職。

滿朝上下一片譁然,連姜令榮都不由大吃了一驚,可柳大夫表明了要為先帝守陵,他辛苦佈局,目的也算達到了,也不好再揪著這件事不放。

南孝帝假意派了內侍去柳府,關切詢問了一番,見柳大夫‘心意已決’,只好‘勉為其難’,同意了柳大夫的請求,隨後幾日,南孝帝為表仁德,日日派太醫到柳府,為柳大夫看診,做足了表面工夫。

與此同時,柳大夫的馬兒,當街踩死路人一事,也無人提及,彷彿不曾發生一般。

柳大夫稟著最後的忠義,向朝廷舉薦領侍御史黃景州,接任御史大夫一職,被南孝帝駁回,認為黃景州資歷淺,連晉三品也於禮不合。

御史臺的威懾力,取決於天子,明眼人都清楚,黃景州資歷不算差,又有功績,是御史臺中少有能實幹的人,新皇不肯晉升黃景州,是因黃景州與長公主往來密切,有打壓的意思。

隔天,南孝帝欽點御史臺一位苗姓老臣,接任御史大夫一職。

苗大夫是三朝元老,又是御史臺中資格最老的大臣,吏部雖然覺得對方在御史臺沒有太多建樹,也拿不出有力的反駁理由。

訊息傳到長公主府,聽說苗御史是三朝元老,姜扶光便猜這位不顯露山水的苗御史,大約是憲皇后安插在御史臺的舊人,是姜令榮的人。

御史臺名存實亡。

隨後,南孝帝下旨舉行國喪,為先帝大辦喪事。

姜扶光向朝廷遞了丁憂的摺子,言明要為先帝守孝三年,南孝帝自然準了。

國喪轟轟烈烈辦了整整一個月,姜扶光暫時搬回了未央宮。

待先帝葬入皇陵,已經到三月下旬。

這時,柳大夫傷勢已經痊癒,不好再繼續留在京中,離京那日,姜扶光去城外相送。

柳大夫本是寒門士子,是因他秉性純直,這才得了孟公的教導,受到先帝的重用,當官多年,到頭來也是兩袖清風,只兩輛簡陋的馬車隨行,便是家眷坐著還算擁擠,想來隨行的物資也不多。

姜扶光知道柳大夫身為御史大夫,家裡沒有置辦私產,以免招惹是非,除了一些御賜的田畝,有些進項外,基本是靠俸祿過日子。

道理來說,還是不缺錢的,但是官場上人情世故,往往是一大筆支出,做人可以純直,卻不能單蠢,人際關係都處理不好,還要為人處事?

像柳大夫這種家底薄的,又不做營生的,私底下都比較拮据。

柳大夫形容蒼老,接下了長公主的臨別相贈的包裹,又攜著家眷,跪地拜別:“先帝是仁君,長公主亦是仁主,今日一別山高水長,望長公主貴體安康,長樂無極。”

姜扶光看著滿面風霜的老大人,心中一陣淒涼,為先帝守陵,於柳大夫而言,確實是兩全之法,可陵地苦寒,守陵清苦,又能好得到哪裡去?

她彎腰扶起老夫人,低聲道:“重山不改,細水長流,相逢自有時,柳大夫要好好保重。”

柳大夫鄭重地拜別了長公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