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9(1 / 3)

公曆2030年。

此時,距離大姜立國,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大姜朝開創了七百年盛世,對後世的影響不可謂不深。

自從十年前,洛京舊址,西郊山脈中挖掘了一座古墓,因這座墓採取了一些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防盜墓技術,一度令掌握現代科技的考古人員們懷疑人生,考古挖掘陷入了長久的困境。

考古界也就此斷定,這座古墓一定是大姜朝某權貴的墓葬。

光玄帝登基之後大興改革,發展教育,使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他還很重視科技。

正史記載,他在六部之外另設了“科部”,科部首任尚書姜科部,寫了《墨經注》、《道化經注》兩本奇書,被稱之為全球最早的物理學和化工學,為後世物化奠基了基礎,也使華夏國在科研上領先了世界水平。

因此,考古界對墓主身份也是眾說紛紜,揣測不斷。

“大姜朝當時的科技,是處於萌芽階段,得不到推廣,這種先進的防盜墓技術,很可能出自大姜朝某位皇帝。”

“不可能,大姜朝的都城在安京,皇帝的陵墓不可能建在洛京。”

“怎麼不可能?你們忘了,洛京是南舊朝的舊都,是大懿皇后的故都,姜太祖對大懿皇后,愛之重愈性命,為了她罷黜六宮,一生未納二色,晚年因大懿皇后思念故土,甚至在燕京建造陪都,與大懿皇后定居陪都,姜太祖為了大懿皇后,將陵墓建在洛京,也不是沒有可能。”

“正史上還記載,大懿皇后崩逝當天,老當益壯的姜太祖,在召見了朝中重臣之後,便隨大懿皇后一道崩逝,帝后生死與共,到死都是十指緊扣,生同衾,死同棺,自此成為佳話,且姜朝許多皇帝的墓葬都出土了,唯獨姜太祖和大懿皇后的墓葬之地成謎,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有道理,都說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一點在《墨經注》和《道化經注》兩本奇書上,已經得到了驗證,像這種連現代科學也無法解釋的防盜墓技術,在當時,恐怕也只有皇室中人能接觸,但大姜朝定都安京,陪都燕京,現有出土的大姜皇室的墓葬,都在這兩個地方,洛京在南方,這南轅北轍的,其他皇帝根本沒有理由把陵墓建到洛京。”

“但這座墓葬的規制,根本不像大型墓葬,它甚至連一個小型墓葬都算不上,根本不像皇帝的墓,這要怎麼解釋?”

“大懿皇后生平好儉,正史記載,姜太祖要在燕京建陪都,後屢勸不果,遂開私庫,大興陪都之用度,毋支國用,皆由己出,許是大懿皇后認為修建陵墓勞民傷財,不願大興陵墓。”

“……”

一行人爭論不休,關於墓葬主人的墓,始終爭論不下。

網路上對此也是議論紛紛。

大姜朝是歷史上公認的空前盛世,其鼎盛,遠超過三百年盛世的大虞朝,大姜王朝時期,社會人文武力經濟科學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三教九流,百家爭鳴,是華夏國文化傳承集大成的朝代。

自古國恆以弱滅,而姜卻以強亡。

正史上記載,光玄二年,秋,九月十八日,帝攜長公主返回安京,忽行祭天之禮。

禮部官員勸帝,祭天乃敬天之舉,須沐浴淨身,由太史令準備三牲五畜,焚香以誠心禱告。

帝一意孤行,言道:“祭祀在禮,不在告饗。”

遂命人備酒祭天。

第二年,大姜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後世皆依照此禮。

大姜朝末年,出現了罕見的小冰河時期,先是各地頻繁降下隕石,北方地區三年大旱,災情過後第二年,又爆發了大範圍雪災,緊跟著南方特大洪災,中南地區淹了四州,洪水退去,可怕的瘟疫在南方蔓延。

沒完沒了的天災,整整持續了十六年,大姜王朝當時的幼主,為了對抗天災,他把軍隊投入抗災救險,最後卻被自己的老丈人,聯合朝中勳貴,打著“陛下德不配位,故天降災禍,天譴頻發”的名義偷家了。

簡直是實慘。

自此之後,各地武將勤王的勤王,割據的割據,造反的造反,一群大佬打得不可開交,七百年盛世的大姜,愣是被他們又造作了七十多年,這才徹底滅亡。

後世戲稱,姜朝之所以滅亡,是因姜朝不給老天上貢,所以老天爺要亡它。

大姜朝的歷史,從小學開始,貫穿了所有學雞們整個學業生涯,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你都躲不開它。

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獨大姜朝一個朝代,就為學雞們貢獻了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