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平一字一句的將先前自已苦心組織的歷史事實一字一句的說道:“是的,首長,我認為今後的戰局正如你《論持久戰》中所闡述的那樣,我們與日宼之間的較量將是一場持久戰,但勝利最終還是我們。我們目前最為重要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日本人從中國的領土上趕出去,我們目前最大的敵人是日本人而不是那位蔣某人,這是民族大義,也是目前大局中一切的大局。
但目前我個人認為我們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警惕國民黨中以汪精衛為首的投降派與日宼媾和,必要是要配合蔣某人除掉這些軟骨頭;二是要大力發展我黨領導下的抗日力量,手中沒槍,就沒有說話權,萬事沒商量,說什麼都是沒有用,說不定我們的黨能否生存下去都是一個問題;三是要發展經濟、發展生產、改善解放區的民生,最好讓過區的部隊也能投入的生產中來,我個人估計如果我們八路軍按目前這種態勢發展下去,不用三年規模就得翻幾翻。這樣一來,那位蔣某人肯定就會不高興,很有可能會對我們延安過區進行經濟封鎖、甚至可能會對我們的八路軍部隊下黑手,因此要早有防備。”
*************************************************
本週雜牌醫師的大作《抗戰烽火之開國大將》正在三江欄目進行推票大戰,請各位兄弟前去給俺助威,投上一票先!兄弟我一定感激不盡。當然了,一定要多加收藏,多加推薦。
投票位置在“三江欄目@選擇我最喜歡的本期三江作品”上,請投上你你關鍵的一票!!!兄弟我第一次寫作,太難了,先謝謝各位老大了。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便宜夫人
其實,抗日戰爭這段歷史陶平是熟知的,再過兩個多月汪精衛就要出走河內,並公開發表“豔電”投降日宼,但歷史卻是不容改變的,否則後果將不堪想象,因此,陶平也沒有辦法。只有提前和兩位最高首長打個招呼,最起碼這樣到時的損失會小一些,少死一些人。
“國民黨那麼多將領中你為什麼單單認為汪精衛會與日宼媾和而將介石不會呢?”二號首長在聽完了陶平的回答後沉思了半天說到。
陶平一聽二號首長提出的問題,馬上將後世學者對“汪精衛投敵”問題一些的研究觀點加工後給拋了出來,這些觀點都是後世者對中國抗戰歷史研究的精華。
“性格使然,汪精衛的性格懦弱、逃避現實,缺乏鍥而不捨的韌勁,回顧他的歷史就不難發現他遇事便出亡,合則留不合則去。我記得《說文解字》中對‘韌’的解釋是‘柔堅曰韌’說的就是這種遇事不慌不忙、鍥而不捨、敢與天鬥與地斗的精神。
蔣介石,性格中有一些梟雄孫權的成份,雖然消極抗戰,但他不大會、也不大可能甘心做一個兒皇帝。他可能不是一個好的戰術家,但總的來講還算稱得上是一個好的戰略家,最起碼他還能以‘國之正統’自居,追剿了我們**這麼多年,並且能從形式上統一中國的大部份疆土。
因此從骨子裡來講他還是一個民族文義者,要知道,一個民族文義者是不會叛國的。
更重要的是他還能看到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韌性,不輕意言敗,並且採用了以空間換時的的戰略,要知道,歷史上俄國人幾次差亡國,就是採取了這種戰術才得以保國,笨是笨了點,但每次外敵打到莫斯科就沒折了,原因很簡單,給養補給跟不上。蔣介石這樣的戰略家眼光,是汪精衛所沒有的。”
“很好,分析的很透徹!”一號首長和二號首長在陶平說完就不約而同的說道。
一號首長用濃厚的湖南口音說道:“真想不到我們八路軍年輕軍事幹部中還有這麼有洞察力的同志,蔣介石抗日不極積,我們就用延安趕毛驢的辦法,一拉、二推、三打,一定要讓他走在抗日這條道路上來,他不抗日,我們就拉著他抗日、推他抗日、打得他抗日,為了民族大義,無論如何我們也國把他拉到抗日這條道路上來。”
聽到自已心目中的偶像這麼的誇獎自已,陶平的小臉頓時雙袖了很多。
陶平心想:“我這那是什麼‘洞察力’,要說‘洞察力’,我給您二位提鞋也不夠啊!我唯一的保命之道就是知道歷史的程序而已。”
二號首長接著笑著對陶平說道:“看來我們得加強有些方面的情報工作,這次我們是用對了人。陶平同志,現在我要向你宣佈兩件事:一是中央已經決定將你的九一一團改編為九一一旅,由你任旅長,楊洪義任副旅長、張海龍任政委、周斌同志任參謀和;二是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