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明月幾時有 作者:九十八度

趙禎肯定不會喜歡這順口溜,說不定還有點吃醋,暗暗著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小癟三怎好搶了朕的頭彩?”這次科舉考試,乘機報復一下也未可知。當然咯,我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惡搞,當不得真的。

柳永經過一番失望傷心之後,突然醒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考試生,我是“ 奉旨填詞柳三變”!“腹內胎生異錦,筆端舌噴長江。縱教片絹字難償。不屑與人稱量。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風流才子佔詞場。真是白衣卿相”!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柳永,從此徹底與仕途說byebye,沉緬秦樓楚館,無約無束地為娼館酒樓度腔制曲,但願溫柔鄉里長醉不常醒!

但柳永畢竟出身書香門第,祖父、父親及兄弟都是儒學名士,家庭和他本人,骨子裡無不希望“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為了改變不順利的仕途,柳永甚至折騰了一下“走後門”。真宗時期的兩浙轉運使孫何是柳永的布衣之交,自負的柳永不願直接開口求人,卻作《望海潮》詞,讓相熟的歌妓獻唱以達孫何。在宴會上,那紅衫翠袖的歌妓舞動身姿,娓娓唱道: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將孫何管轄的杭州吹噓得如花似錦,孫何聽得眉開眼笑,即日迎接柳永入宴,柳永大喜。但孫何不久病重,還沒來得及向皇帝推薦柳永,就一命嗚呼。

柳永沒有步入仕途,自然又是一番鬱悶、絕望,可這首詞卻流行大江南北,極受歡迎。據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揚鞭渡江之志。”另一則傳說更玄乎,說是完顏亮派遣畫工到宋,偷偷臨摹了杭州的湖山勝景帶回金朝,並親自在畫幅上題詩: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

然而,這畢竟是野老鄉談,不足為憑,權當笑料。

大約50歲時,柳永終於進士及第。趙禎對他在打著自己的名號“奉旨填詞”並不計較;還特地召見了他;“寵進於庭;授西京靈臺令;為太常博士”,皇佑中;又遷屯田員外郎。

柳永做了小官,可惜政治與詩詞完全是兩碼事,他在官場上沒甚作為,且沒多久就罷官。柳永只得繼續放蕩形骸,流連妓院,不久客死旅途,終生憤憤不平。

然而,柳永最大的痛苦,卻不是官場上的失意。仕途不順,這在文人中十分普遍,雖然痛苦,卻不是最致命的。他們往往還可以“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透過或者嘲諷時政,或者裝作退出官場、寄情山水之間,或者與朋友專攻文章,或者布衣躬耕、靜待時來運轉等方式來獲得心理平衡。無論如何失意,總有三五文人知己可以交往,彼此撫慰受傷的心靈。“才子詞人”的柳永聲名極響,卻在文人中沒有一個知音,極度痛苦寂寞,終生孤零零。

作為一介落魄書生,柳永走了一條“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放蕩之路: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皆以他為恥,認為他是“多遊狎邪”的浪子,鄙視他的“無行”,不與他交往。柳永一怒,徹底扎進妓院,與“同時天涯淪落人”的妓女們相依為命;雖有大把的妓女追捧,柳永卻也沒有在妓院找到“紅顏知己”。他骨子裡的正統教育,大概也接受不了娶娼女為妻罷?

當時的詞壇“雅文化圈”不認可柳永的詞,認為他的詞俚俗, 譏諷柳永那些淺近卑俗、香豔近淫的歌曲。同時代的另一大詞人張先譏誚柳詞“語意顛倒”。嚴有翼《藝苑雌黃》評柳詞是:“大概非羈旅窮愁之詞,則閨門淫蝶之語。”王灼《碧雞漫志》認為柳詞有“野狐涎之毒”:“嘗以比都下富兒,雖脫村野,而聲態可憎。”

這一點,從當時的詞壇領袖晏殊的態度中可以窺見一二。由於吏部不錄,同行譏諷,柳永日子難過。某一日,他突發奇想:宰相晏殊也是大詞人,想必能理解和同情我罷!當年還向皇帝推薦出身寒門的範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