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官人看汪員外發愣,便又強調了一次:
“如果我把所有問題全部擺平,保障在蘇州行鹽暢通無阻,你能否把窩本租給我,大家一起合作?
我不知道你現在的行鹽區域是哪裡,無論是兩湖還是江西的哪裡,肯定沒有江南好!”
兩淮鹽業的官方指定行鹽區是南直隸、兩湖、江西,揚州鹽商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賣鹽。
當然,以上只是官方規定。
汪員外目前的主要行鹽區是兩湖那邊,一般到漢口具體分銷。雖然也不錯,但從運輸成本到消費能力,各方面肯定不如江南地區。
面對林大官人的“提議”,汪員外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作答。
他的想法是把對方吸納進來,而不是把自己打包出租啊!根本沒有往下談的心理準備啊!
誰知道剛才怎麼就沒收住,不知不覺把話題聊到了這個地步。
陸君弼見汪員外有些尷尬,只好出來打圓場說:“今天我宴請王朋友,是我們讀書人會友,汪員外你總說生意經作甚!”
汪員外趕緊就坡下驢,“也對,是我越俎代庖壞了雅興!我自罰三杯!”
然後汪員外又對陸君弼使了個眼色暗示,陸君弼秒懂,又開口說:
“我們揚州文壇最近最熱鬧的事情,就是鄭家重開平山堂。
時值春季,鄭家馬上就要在平山堂舉辦盛大雅集,邀請四方名流,同時向天下人徵詩。
先前我記得,王朋友對鄭家之事很感興趣,又為何面臨如此盛事時,忽然辭別揚州?
難道伱年紀輕輕的,就不想借著盛會的機遇,一舉成名麼?”
事業這個話題無法繼續了,那就只好轉移到聲望方面來。
在士林中,聲望也是硬通貨,可以換取很多東西,金錢美色權力都有可能。
林泰來假意謙虛說:“在下想明白了,天下英才如同過江之鯽,而自己才華宛如微末之光,
所以即使遭逢盛會,又能表現出多少?想來想去,乾脆不獻醜了,回去安心備考就是!”
陸君弼搖頭道:“王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在這世道能否揚名,還不是看事在人為?”
“事在人為”這幾個字,懂的都懂,既指人為炒作,又指人為操縱。
汪員外也說:“我在揚州城裡,還有幾分能力,可以助力王生藉機揚名。”
這不是吹牛,汪員外真的有這個實力在揚州城捧人。只要砸錢下去,從文會名次到流行度,有什麼不能解決的?
林大官人回應說:“先行謝過員外的好意,不過看到鄭家的所作所為,員外您自己就沒有觸動嗎?
表面上看,鄭家此舉是為了壯大聲望,其實是為了博取與士林交遊的門票!
這樣能讓家族更安全,等於是花錢給財富買一張保護符。”
話說到這個點上,同樣有錢的汪員外怎麼可能沒有觸動?
他指著陸君弼,忍不住嘆道:“道理都懂,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容易。
我所有的親朋中,功名最好的也就是陸秀才了,想結交士林名流,十分缺乏契機。
就算想大辦雅集,又有幾個真正名流願意受邀而來?
所以急也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了。”
林泰來便說:“重修歷史名勝並造勢這招,鄭家已經用過了,員外你短時間內再用,未免有東施效顰之感。
不過我指點你四條辦法,做得好了,三年之內包你聲望超過鄭之彥,成為揚州城文化名流。”
說到這個,汪員外就不困了,他非常感興趣的說:“哪四條?”
在博取聲望這方面,林泰來實在太專業了,不假思索張口就來。
“第一條,開辦書院,最好是重修揚州城歷史上出現過的書院,重金聘請大儒來坐鎮,這樣本地士子自然就趨之若鶩。
如果請不到外地大儒,就請揚州本地和周邊州縣的,總能找到人。
另外你們揚州興化近些年出過一個狀元宰相李春芳,你去打聽一下,他有沒有學問過得去的後人,可以重金請過來掛名!
實在不行,你可以重金邀請兩種不同學術的名家來這裡辯論,比如陽明心學和傳統程朱的爭辯,只要有吵架就有熱度。
再不行,我可以幫你把文壇盟主王世貞請過來,增加一下人氣。
第二條,你有那麼多銀子,別總是琢磨開當鋪之類的,可以開個書坊!
不求盈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