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刻,敢站在譁變漕軍和巡撫標兵之間,高喊“以和為貴”還不被打的人,也只有一個林大官人了。
而且直接吸引了從巡撫、鹽商領袖、巡撫標兵再到譁變漕軍、現場吃瓜群眾等數千人的目光。
鹽商領袖鄭之彥氣急敗壞的喝道:“林泰來,你膽敢”
“你這個渾身銅臭的鹽商閉嘴!”林大官人傲慢的打斷了鄭員外,“你滾一邊去等著!先讓我和漕軍兄弟們說幾句話!”
短短兩句話,立刻就顯出親疏有別了。
隨後林泰來面向上千鬧事的人群,高聲說:“總這樣鬧也不是辦法,漕軍兄弟們也得不到多大實際好處。
想必我林泰來在蘇州鄉親這裡還是有幾分名聲的,而且我目前有武舉功名,說不定將來也要要進入衛所任職,與漕軍兄弟也不是外人!
因而便出面做個調解人,請漕軍兄弟們相信我!”
說完了後,林大官人緊緊盯著譁變人群,心裡稍微有點緊張。
在他心裡,現在才是最重要一個環節!考驗自己這塊金字招牌到底亮不亮的時候到了!
其實這些所謂的上千“譁變漕軍”裡,只有一小半是趙大武趙百戶的手下漕軍,還有一小半是林泰來手下夥計混在裡面的。
其他人都是聞訊而來的別家蘇州漕軍,一起聲援同鄉漕軍兄弟的。
就像趙百戶剛才所說的,出門在外的漕軍很抱團,有事都是要互相支援,不然在外地長途運輸很難生存。
而且漕軍本身就出自衛所,天然就具備一定的組織性。
一般情況下,人群裡有半數自己人就完全夠用了,足以左右和主導這上千人的動向,其他人一般都會下意識的從眾。
在亂世時,幾千親信精銳就能裹挾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就是這個道理。
當即有幾十個人帶頭回應道:“久聞林大官人高義,願請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稍稍延遲了片刻後,其餘人便一起叫道:“願請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畢竟在蘇州城,無論底層江湖還是上層名流,林大官人的名聲實在太響亮,而且信用非常好。
這個信用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說要辦到的事就一定能辦到,說滅伱全家就一定滅你全家,絕不言而無信。
第二層就是,跟著林大官人混的人,到目前為止,無一例外都吃肉喝湯了,這也是比黃金還真的信用。
所以這幫蘇州漕軍就算不認識林泰來,此時也願意相信林泰來,這就是江湖威信和聲望。
在裡,就是那種一聽名字後“納頭便拜”的檔次了。
林泰來眼看著安撫住了“譁變漕軍”,並得到了上千人的一致認可和“擁戴”,這才徹底鬆了口氣。
今天計劃進行到了這個地步,最難的環節都已經過去,基本上就成功大半了!
林大官人一邊想著,一邊又轉向了鄭員外,毫不客氣的說:“你!過來談談!”
但鄭員外並沒有上前,反而往後面縮了縮,徹底將自己“藏”在巡撫標兵裡。
於是林大官人主動大踏幾步走了過去,彷彿旁若無人,完全沒看到那些巡撫標兵似的。
本來在鄭員外和林大官人之間,還有十幾個巡撫標兵,但此刻像是得到了什麼指令,瞬間就很有默契的一起散開了。
完完整整的暴露在林大官人面前的鄭員外:“”
對這些巡撫標兵而言,職責就是保證巡撫安全,什麼鄭鹽商之類的並不在職責範圍內,犯不上為此惹事。
林大官人站在鄭員外面前,高大的身影擋住了所有陽光,嘆口氣道:“你我早就該這樣面對面,坦誠的談一談了,怎奈員外你自視太高啊。”
鄭員外強行忍住了罵人的衝動,冷冷的說:“你到底要什麼條件?”
林大官人指了指身後,大聲說:“並不是我想要什麼條件,而是我為漕軍兄弟們代言!你需要開出條件平息漕軍兄弟們的怒火!”
鄭員外忍氣吞聲的說:“你先劃下道兒!”
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索賠個千兒八百兩,或者索要白花魁,也就認了。
就算幾千兩也可以考慮,那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林大官人臉上顯出瞭如同春風般的微笑,“我想了想,想安撫這些蘇州漕軍兄弟也不難。
以後你鄭家發往蘇州城的鹽,完全交給漕軍兄弟來承運好了。”
“林大官人高義!”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