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恢復初心(2 / 3)

小說:大明話事人 作者:隨輕風去

永遠站在巔峰的勢力。

只要我王家能維持不倒,等待時機,就總有找回場面的時候。”

王禹聲並不贊同這麼慫,但為了討得父親歡心,鞏固自己繼承人地位,不得不違心擁護。

王有壬卻頗感欣慰,“能讓你有所長進,學會了隱忍,這虧就沒白吃。”

隨即又對眾人說:“在此與汝等約定,我文恪公子孫,無論嫡庶,未來先擊敗林泰來者為王家本支主奉!”

王禹聲:“???”

爺爺、父親兩代都順利接了班,怎麼到自己這代就開始全族競爭了?

等到過了正月十五,各衙署就開始逐漸恢復辦公。

王家第一時間就向吳縣縣衙申請,將怡老園北半部四十五畝捐獻歸公。

這個訊息傳出去後,蘇州城又又又又一次震動。

先前朱知府被驅逐,都沒有王家認輸讓蘇州本地人震撼。

本土豪強把外來的流官驅逐,其實在當今鄉土社會的機制下,並不算多麼令人稀奇。

朱知府被林大官人修理這件事,仍然沒有脫離上面這個範疇。

但王家和府縣官員不一樣,王家那可是吳縣赫赫有名的本土四大家族之一,王鏊之後連續兩代有好幾個人恩蔭做官,同樣屬於地方豪強。

這樣一個標誌性的、看起來不可撼動的四大家族之一,竟然被林大官人逼到割肉投降認輸。

這委實讓很多人都驚訝,對林氏社團的爆發力有了重新的認知。

收到王家認栽的訊息後,林大官人不用再避嫌,終於又進城了。

一方面,是給那些熟人拜個晚年,刷刷存在感,免得因為不拜年被人挑禮。

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種告別,林大官人可能再過一個月就要北上去京師趕考了。

其實所拜訪的人裡,也有那麼一個不太熟的人,就是原府衙七品推官、現府衙六品管糧通判劉大人。

當初傳言張四維復職,在劃分陣營時,劉推官出人意料的站在了林大官人這邊,成為府衙主要官員唯一不是餘毒的。

之前林大官人與劉大人的交情,僅限於被告和法官的關係。

但這時候即使不那麼熟,於情於理也要走動。

坐在通判廳裡,林大官人環視四周,意有所指的說:“這通判廳比推官廳略為寬敞。”

新升職的劉通判沒有寒暄,帶著幾分戲謔語氣說:“剛才府衙收到了提學官發來的通告,說是提學官將於四月按臨蘇州城。”

這時代被讀書人稱為大宗師的提學官,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的。

而是在全省府縣巡行,每到一處便主持考試,考察當地生員和童生。

一般讀書人想考取秀才,就要等待提學官按臨本地,然後參加提學官主持的院試。

所以劉通判說的這個訊息的意思就是,提學官房寰計劃四月份抵達蘇州城,主持考試錄取秀才。

林泰來當即大怒:“往年都是二月份,怎麼今年就是四月?”

林大官人之心,路人皆知,都知道林大官人有北上奪取功名的意思。

朝廷選拔人才的會試三年一次,稱為京城大比,萬曆十四年就是一個京城大比之年。

考試時間相對固定,二月份會試考三場,二月底放榜,上了名單就算準進士了。

然後一般三月中旬再舉行殿試,決定最終進士名次,產生狀元榜眼探花。

等朝廷忙完金殿唱名大典、瓊林宴等等新科進士的禮儀性事務後,一般也都到四月初了。

當然以上內容暫時與林大官人無關,對林大官人而言,重要的事情還在後面。

武科考試與文科考試都是同年進行的,但到了四月份中旬,朝廷才能騰出手來,進行武舉會試並選拔武進士。

所以如果蘇州城院試同樣定在四月份,與武舉會試時間產生衝突,那麼北上京師的林大官人今年就無法再兼考秀才了。

對此林泰來憤然道:“依我看來,這是房提學故意針對我!”

劉通判:“”

你林泰來到底有多大的臉?難道堂堂提學官還能這麼無聊,專門為了你把按臨蘇州城的時間改到四月?

不過想起林大官人的“殺傷力”,這也不是不可能。

又聽到林泰來抱怨說說:“如果院試還在二月,那還來得及,但偏偏今年就不是二月!”

林大官人如果想去京城趕考,最遲二月底就要出發,可以早走,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