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圍在顧憲成周圍,彷彿是護法。
這幾人頓時就將大成殿的門口堵住了,讓其他讀書人難以進殿,只能圍在殿外臺階下。
李三才高聲道:“本官禮部李三才,友人顧涇陽近日讀經,忽然心生一道難題。
昨夜忽然夢到宋代大儒龜山先生,在夢中龜山先生讓他今日來祭拜孔聖人。
如今看顧君模樣,似乎在聖人殿前感悟到了什麼心得,斗膽請諸君勿要打擾。”
打又打不過,其餘人也只能暫時先在下面看著。
幸虧這次打坐感悟所用時間不多,顧憲成很快就睜開了眼睛,望著蒼穹,開口就是誦讀:
“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公子益師卒。”
對四書五經稍有涉獵的人都能聽出,顧憲成誦讀的就是《春秋》的第一篇《隱公元年》。
只是不知道背這篇幹什麼,難道感悟出了道理?
顧憲成又道:“聖人著春秋,是微言大義,我參悟不透,《春秋》的大旨到底是什麼,到底在哪裡體現?
昨日有龜山先生託夢,今日在大成殿受聖人餘蔭點,忽然就領悟到了!
春秋大旨,就在首篇!全經第一個天字,就凸顯了聖人真意!”
眾人回憶了下,春秋經第一個“天”字出現在第三句,原句為“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釋義是周平王派人來給魯國的惠公、仲子送葬品。
但在這個時候,惠公的葬禮已經結束了,而仲子人還沒有死,送葬品都不合適。
所以隱含的意思就是,周平王此舉非常不合禮法。
春秋第一篇就說周平王不合禮法,更深的意思,就需要專家各種解讀了。
顧憲成還是坐著沒站起來,彷彿很興奮的說:
“這裡要看一個天字。蓋天下有道非天下自為有道也,惟王率之有道,則有道矣;
天下無道非天下自為無道也,惟王率之無道,則無道矣。
在王字之前,提出一個天字來,意豈不曰,天下受命於王,王受命於天,能奉天率之即是有道,不能率之即是以無道乎?
春秋大旨,聖人真意,就在首篇!就在這句!就在這一個天字!”
李三才轉身叫道:“顧君今日冥冥中被點醒,終於參透了!”
氣氛十分到位,臺下讀書人們議論紛紛。這個解經還是很精巧的,值得琢磨一下。
正在氣氛進一步推進的時候,突然從殿裡傳來了大笑聲音,“不過如此!”
眾人轉頭向殿裡看去,裡面還有人?
忽然又從殿裡飛出一隻掃帚,掉在了顧憲成身邊。
雖然沒有砸到顧憲成,但也把顧憲成嚇了一跳,下意識的站了起來。
隨即從殿裡現出一道身影,手持另一把掃帚。
再細看,此人身材高大,穿著粗布短衣,渾身灰塵撲撲,但擋不住的氣宇軒昂。
看清楚對方面目後,顧憲成彷彿更驚嚇了,“你怎得在這裡?”
那高大身影便點頭道:“在下只是一名先師廟掃地生而已,可是聽到涇陽先生的解經,也感覺不過如此。”
這裡又不是蘇州,還是有很多不認識那個高大身影是誰。
只是想道,難道國子監裡連個掃地生也敢出面辯駁大學者了?
兩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奔波,支離破碎的啊,能寫幾千字就不錯了。明天晚上回家就正常了。
(本章完)
yetianlian。yetian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