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買了一套《武經七書》,沒事就在堂口看。
《武經七書》裡也包括《孫子兵法》,林大官人不禁嘆道,自己終於還是開始看上《孫子兵法》了。
與此同時,林大官人順帶遠端指導著木瀆港分關的前期籌備工作,爭取在下個月也就是六月份正式開關。
還打發了新招納的夥計們下鄉收了點往年欠稅,以應付縣衙的囉嗦和鍛鍊隊伍。
凡事有輕重緩急,目前沒到收稅的高峰季,先不用著急“會盟”木瀆鎮周邊的幾個堂口。
在精力不夠用的時候,尤其剛剛急劇擴張之後,要以修煉內功和消化成果為主,更不用著急開闢“市管所”這樣的新業務。
在武舉的府衙考驗這一關前夕,龐司吏又帶來了府衙的訊息——應試考生林泰來免受考驗,直接提交到巡按那裡。
林大官人愕然道:“武舉真就這樣隨便的嗎?”
本來還挺期待第一次武舉考試,結果說沒就沒了,又一次免試晉級。
龐司吏笑道:“蘇州這地方,根本就沒多少人報名武舉。
所以衙門考驗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淘汰人,只是為了驗證考生實力,避免弄虛作假。
而你林大官人的實力,全城皆知和公認,並不需要再專門驗證啊。
武科考試都是這樣的,一直到了鄉試和會試,才會稍微規範點。”
又等了幾天,轉眼到了五月下旬時,天氣逐漸炎熱起來。
去了其他縣巡視的江南巡按邢侗,又回到了蘇州城,主持武舉“道試”。
林大官人再一次感慨,與細緻規範的文科考試比起來,武科考試真就跟草臺班子似的。
文科的道試,朝廷專門派提學官到各省督學,時間和次數都是規定好的三年兩考。
而武科這道試,就是讓巡按御史在百忙中,抽個空子兼職考察一下。
下面不重視,上面也不重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