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檢討,狠抓落實,立刻開展清理河道百日專項行動”
這些話讓上司王之都聽著腦殼大,揮了揮手:“既然是誤會,那就不用再提了!”
林泰來答話道:“這件事給我敲響了警鐘,以後要做到警鐘長鳴,難免會反覆提起此事,今天也算提前告知兩位老爺。”
有驚無險的老爺們繼續遊山玩水,而扛了許多事情的林大官人,還是苦命的忙碌著。
最近“接收”經驗逐漸豐富的宋叔,又被喊了過來,暫時駐紮在胥口鎮。
而林大官人則又返回了木瀆港,坐鎮一天沒有大事後又返回了蘇州城見申二爺。
“新修城門這事,府衙不同意。”申二爺有點憤憤的說。
林大官人嘆道:“我現在真有點懷疑,你作為一個宰輔公子的能力了。
這樣一個利城利民、名利雙收的好專案,你都搞不定?”
一位國家級二代,連市級工程專案都跑不下來,這戰鬥力也是夠渣了。
關係到自己作為國二代的尊嚴,申二爺絕對不肯背鍋,怒道:
“責任怎能全歸我,這還要怪你!城門專案本來是有希望透過的,但你提議動用吳縣濟農倉,所以府衙才會反對!”
林泰來反駁道:“新建城門這樣的工程,並不像是給你家修建狀元牌坊那麼簡單!
不但要開陸門、水門,還要在外面增加甕城,另外還要在護城河上新建橋樑!
所以整個工程量堪稱浩大,不用濟農倉儲備,資金哪裡夠用?
沒有濟農倉補貼,就算靠勸捐,又能捐出多少銀子?”
申二爺習慣性的賭氣說:“那你說怎麼辦!”
林泰來答道:“當然是繼續向府衙施加壓力了。”
申二爺忍不住嘲笑道:“你派了幾個災民去府衙門口跪求開倉,也沒見有多大用啊。
我親眼看到的,都衙役被轟走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林泰來想了想說:“那就繼續升級,加壓!
我聽說巡撫馬上就要抵達蘇州了,可以多聚集一些災民,去楓橋鎮等著!”
官場上迎送禮儀都是有講究的,楓橋鎮距離蘇州城十里,正好符合出城十里相迎的禮數。
而且更妙的是,楓橋鎮位於吳縣和長洲縣的交界處,更利於兩個縣的官員一起出現。
所以一般有大佬蒞臨蘇州城時,第一道入境的迎接儀式一般就在楓橋外。
本地人都知道,如果想要攔路喊冤告狀,去楓橋外堵大佬準沒錯。
申二爺對官場規則還是比較明白的,當即表示不看好。
“你讓災民去巡撫面前,那也沒什麼用啊,官官相護幾個字你難道不懂?
在正常情況下,巡撫肯定不會為了幾個災民,去責難府衙的。”
林大官人嘆道:“二爺你還是跑專案去吧,別的事情不適合你。
讓那些災民去鬧騰,並不是為了迫使府衙或者巡撫服軟,這些官員怎麼可能會直接向百姓服軟?
只要有這麼些人去鬧就足夠了,目的僅僅就是為了造勢而已。有了這些勢,才可以借勢用力啊。
比如長洲縣的袁知縣就可以借題發揮,強行接管本縣濟農倉也好,利用人脈去施壓也好,不就有了由頭了嗎?
就連申二爺你,不也有了藉口寫信給令尊告狀嗎?如果沒有造勢,令尊就算想幫忙,又拿什麼理由去施壓?”
申二爺揮了揮手,“行了行了!我不是來聽你說教的!”
林泰來又唉聲嘆氣的說:“而且我總感覺,這個巡撫來的不正常。
所以找幾個災民去試探一下也好,看看能有什麼蹊蹺。”
申二爺愕然,你林某人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一個封疆大吏正常不正常的,跟你這個小吏兼武生員有什麼關係?
不過申二爺還是問了句:“有什麼不正常的?”
這大明天下巡撫常設二十幾個,大概可以分為內地巡撫和邊鎮巡撫兩類。
其中比較特殊的有那麼幾個,應天巡撫算是其中之一。
應天巡撫別名江南巡撫,又稱蘇松巡撫,特殊之處不僅僅是因為南直隸地方特殊,而且屬性也很特殊。
一般巡撫的官職差遣是“巡撫某處地方兼提督軍務”,開頭就是“巡撫”。
而應天巡撫則是“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等府”,開頭是“總理糧儲”,格式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