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來還有別人(1 / 1)

小說:大明話事人 作者:隨輕風去

申用懋還想和林泰來多聊會兒,但卻看到林泰來連二門都沒進,就急急忙忙的想走人。 於是申大爺又忍不住問道:“考試都結束了,就等著過幾天放皇榜了,你還能有什麼急事?不妨進來喝茶啊。” 林泰來詫異的看了眼申用懋,怎麼預定了狀元后,除了申首輔之外,熟人們都想和自己多說說話? 王司徒非要讓自己留宿喝酒,申大爺又想留下自己喝茶。 想了想後,感覺申用懋也不算外人,林泰來就稍稍解釋了一下“先發制人”理論。 申用懋聽完也愣住了,差不了幾日就放皇榜了,你林泰來還在擔心被人害? 林兄弟這受迫害妄想症狀,委實有點嚴重啊。 林泰來振振有詞的說:“怎能如此疏忽大意?我朝在放榜前臨時改狀元的事情,不是沒有先例,甚至不止一個。 當初永樂朝時,殿試第一名本為孫日恭,但在放榜之前,成祖皇帝又改了邢寬為狀元。 還有嘉靖朝,殿試第一本為吳情,但在放榜之前,世宗皇帝又把狀元改成了秦鳴雷,他如今還健在呢。 所以萬萬不可大意,在放榜前一切變化皆有可能!” 申用懋:“.” 本來他並沒有多想,但好像被林泰來說服了。 林大官人解釋完了後,又要轉身離開申府。 但申用懋再次喊了一聲:“你先慢著!” 林大官人狐疑的看著申用懋,難道你還想耽誤事? 申用懋猶豫了片刻後,下決心說:“你若想先發制人,我就多說一句,你的目標可能不對。” 林泰來頓時很敏感的覺察到,申大爺這是話裡有話啊。 申用懋繼續說:“關於這次大比,我個人感覺,家父心目中最想提攜的關係戶,應該是會稽陶望齡,就是殿試第三的那位。” 林大官人宛如遭受到了晴天霹靂!他感覺自己被綠了! 像申首輔這樣的人,大比時有幾個關係戶很正常,林大官人一直以為,自己才是最強的那個關係戶。 但沒想到,申首輔最想照顧的關係戶竟然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隱藏的夠深啊,這就是咬人的狗不叫嗎? 申用懋怕林泰來想多了,又趕緊解釋說:“家父一直覺得,連中九元什麼的太高調了,怕你木秀於林。 所以給你設想的出路就是二甲前十,然後館選庶吉士,這是僅次於三鼎甲的出身。 沒想到陰錯陽差之下,伱這一路連元,竟然停不下來了。” 林泰來直接追問道:“難道申相還想著,把我這個狀元換成陶望齡?” 申用懋非常肯定的說:“事已至此,家父絕對沒有換人的想法!你不要多心! 但是陶望齡自己那邊,就不太好說了,此人出身浙江名門望族。 而靠近清流的實權大人物裡,刑部尚書陸光祖、大理寺卿孫鑨、吏部文選司員外郎陳有年都是浙江人! 如果真有人想著推動換狀元,大概會從陶望齡這裡開啟突破口。 家父和會稽陶家的關係向來不錯,也需要盡力拉攏浙江勢力。所以面對陶望齡時,家父也十分不好辦。” 聽到這裡,林大官人忍不住吐槽說:“令尊不是天天想著退休了麼?怎麼還在琢磨拉攏勢力?” 申用懋反彈說:“那還不是被你逼的無法退休?” 林大官人對申用懋行了個禮,鄭重的說:“多謝指點!” 可以說,申大爺提供的資訊非常重要。 雖然事情不一定發生,但是申大爺做出的這個假設一樣很重要。 如果真有人想搞事,大機率是會按照申大爺這個假設來做事的。 而先發制人的意義,不就在於提前把禍患扼殺在苗頭裡,讓所有的“可能”都不再出現嗎? 出了申府,林泰來開始回憶起陶望齡這個人的資訊。不得不說,這個人確實真夠低調的。 林大官人和陶望齡一起考過了會試、殿試,還參加過禮部中式宴,居然都對此人沒什麼直接印象。 所能檢索到的資訊,還是歷史上那些資料。 這個人在政治上沒什麼大作為,名氣不大,文學上算是公安派的,但這個人厲害就厲害在投胎好. 會稽也就是紹興陶家是浙中一大名門望族,最近五十年大概出過七八個進士。 幾百年後都有名的陶行知,就是出身紹興陶家搬到徽州的一個分支。 這位今科殿試第三陶望齡的父親就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黃金一代,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陶望齡還有個很厲害的族叔陶大臨,嘉靖三十五年的榜眼, 萬曆初年,陶大臨擔任《穆宗實錄》的副總裁官以及皇帝講官,當時官至吏部侍郎,已經是閣老預備役了,可惜四十八歲就去世了。 如果陶大臨不那麼早去世,按照詞臣圈排資論輩的規矩,如今首輔大概就是陶大臨了,申時行只能靠後當次輔。 此外陶家還有個光環,乃是王陽明心學在浙中的主要傳人和旗手,所以又有了更大的影響力加成。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