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賊子不要臉!(1 / 1)

小說:大明話事人 作者:隨輕風去

望著那個一身盔甲、六親不認的背影,于孔兼又對沈尚書嘆道: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前輩對林賊連連軟弱姑息,怕是要讓同道頗有微詞了。” 沈尚書冷哼一聲,如果不是你們這些名氣大於實力的菜雞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林泰來拿捏,局面何至於此? 但沈尚書也很無奈,這些熱血菜雞黨羽都是自己挑的,自己所依靠的勢力基本盤偏偏就是這些熱血菜雞! 故而最後沈尚書還是安撫道:“會試已然事不可為,但會試不是終點,會試之後還有殿試,濫竽充數者終會原形畢露。” 這意思就是暗示,忍到殿試再動手。不如此表態,只怕也安撫不了暴躁小弟們。 經過小小的考前插曲後,林大官人回到了號舍,捏著香囊,專心等待考試。 天色亮了後,今天的考題就發出來了。 都知道考題擷取自四五經原文,到了會試後,考題就不會那麼怪異了,往往就是正常的句式。 一般不會有“王速出令反”、“君夫人陽貨欲”、“人不如鳥”之類的變態題目了。 畢竟會試乃是朝廷大典,總需要有些體面,題目也不能太神經病。 所以懂行的人都知道,會試比鄉試簡單,沒準撞大運就能碰上做過的題目。 第一天首場共有七道題,前三道《四書》題,後四道《五經》題。 林大官人先看向《四書》三道題,輕輕皺起了眉頭。 第一道和第二道沒什麼,都是從申首輔那裡提前得知的題目,預先有所準備了。 可是第三道卻是《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這並不是提前得知的題目。 其實不算大事,但也是個小變故,讓林大官人沒有著急答題作文,先思考了一會兒。 最後林大官人斷定,這情況肯定是主考官大學士許國的小心思! 當今科舉,三場重首場,而首場重首篇。 很多時候,考官就是看看第一篇文章情況,基本就能定下了,最多再掃幾眼第二篇。 所以第一道和第二道題目不變,就足以讓主考官許國向關係戶有個交待了,關係戶完全可以透過前兩篇過關。 而第三道題目臨時變化,大概就是許國用來鑑別關係戶的一種小手段。 如果某人的前兩篇文章的文法非常好,而第三篇文章差點意思,那此人多半就是關係戶。 如果第三篇不只是差點意思,甚至極為拉垮,那肯定就是不學無術,但靠山非常過硬的關係戶,比如大家刻板印象裡的某林姓考生。 只有這樣的考生,才會出現前兩篇出色,第三篇徹底稀爛的情況。 難不成主考官許國就是想透過這種方法,把他林某人的試卷鑑別出來? 想到自己和主考官許國的關係,林大官人不由得長嘆一聲。 為什麼自己的科舉道路阻礙如此之多,為什麼從提調官到考官,全都要針對自己! 算了算了,先不想那麼多了,諒那主考官許國也沒膽量往死裡得罪首輔。 如果連許國都壓不住,那要申時行這首輔還有何用? 此後林大官人就專心答題,第一篇和第二篇都是“胸有成竹”,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的寫完了。 但到第三篇時,林大官人真費了點心思,因為主考官許國肯定會重點察看這篇,用這篇來鑑別考生。 他一邊揣摩著主考官許國的思路和心態,一邊結合著後世的研究經驗,花了一個時辰精心攢出了一篇。 幸虧會試題目都不難,《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這種題目的義理也很常見,多了幾百年研究經驗,總能找到些句式套進去。 “(起股) 負陰抱陽以來,通直專翕闢之原.而中道立焉。 形生神發以後,全日用飲食之質而庸理著焉。 (中股) 濬哲欽明,德莫隆於古帝,而時雍必始於平章德至紛者,至中足以馭之也。 柔恭執競,德莫盛於古王,而懋昭肇修夫人紀德至奇者,至庸足以宰之也。 (後股) 德非統古今而不變者,不足以言至,中庸則賅乎. 德非合遐邇而皆行者,不足以言至,中庸則貫乎. (束股) 是故偽學之執一,托夫子而已失其真;鄉愿之同流,貌為庸而轉鄰於妄。” 寫完後,林大官人又自我欣賞了一遍。 到了下午臨近黃昏時,陸續開始有人交卷出場。 林大官人答題不算慢,也交了試卷。然後卻沒有把草稿隨便交出去,反而堅持要見總提調沈尚書。 “我將草稿存在大宗伯這裡,如果出現了試卷正稿與草稿不同,必定是有人掉包,大宗伯你也要負責。” “滾!”沈尚書呵斥說。 除了呵斥,被綁死責任的禮部尚書也幹不了別的。 出考場龍門時,恰好遇到了周應秋和董其昌兩個友人。 “你們兩個做題倒是挺快!”林大官人假裝驚訝說。 其實沒什麼可吃驚的,這倆人雖然在歷史上人品有問題,但文章才思在林大官人的朋友圈裡,算是頂尖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