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還有什麼問題?(1 / 1)

小說:大明話事人 作者:隨輕風去

送走了十分滿意的府衙兩個官員,林大官人回到屋中。 高長江還是忍不住問道:“一口氣拿出五千兩,並不是小數目,真的沒問題?” 一年掙五千兩和一下子拿出五千兩現銀,那是兩種概念。 林大官人信心十足的說:“你大可放心,那些揚州鹽商有的是銀子! 等我把蘇州這邊理順後,就去揚州找銀子,秋收後返回蘇州,解決濟農倉虧空,完全不耽誤!” 高長江再次提醒道:“濟農倉要的是實物,而不是銀子,這也是濟農倉最大意義所在。 只有五千兩銀子還不足以成事,必須要有一萬石米糧入庫,這比單純湊出五千兩銀子難度更大。” 有點社會常識的都明白,買幾鬥米和買一萬石米雖然都是買米,卻是兩種完全不同概念的交易。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林大官人放言收購一萬石米,蘇州城最大米市楓橋鎮的米價,只怕立漲三成。 此外還有個很多人不清楚的情況,號稱天下糧倉,每年要向朝廷輸送大量漕糧的江南尤其是蘇州地區,到了晚明時候,其實本地產的糧食是不夠本地人吃的。 形成了一種魚米之鄉要從外地大量輸入糧食的現象,其中原因很複雜,主要不外乎工商業發達和人口急劇增加等方面。 在這個背景下,林大官人要弄一萬石米,只說收購本身也是一項複雜的工程。 正在這時,門外守著的夥計又來稟報,長洲縣的袁縣尊來拜訪了。 林大官人便對高長江笑道:“一萬石糧這不就來了?” 高長江:“???” 此後林大官人立刻小跑著迎了出去,連聲道:“石公先生身負文壇之望,是當世我最最最重的才子,怎得親自來了?實在折煞我也! 數月不見,沒有聆聽石公先生教誨,甚為想念!本該我親自登門! 今春我在京城曾經力鬥復古派,怎奈沒有袁石公先生之才學和指點,未能將復古派徹底壓制下去。 看來以後撼動復古派霸業的重任,還是要靠石公先生來肩負了!” 長洲知縣袁宏道,此時號石公,他聽到林大官人的話,很是詫異了一下。 以前你林泰來吹捧自己也就罷了,畢竟你林泰來當時只是個社團頭目,文名也侷限於蘇州,各方面有求於自己。 現在形勢已經變化,伱林泰來身份和影響力已經大為不同了,怎麼還這樣像是個小角色一樣肉麻的吹捧自己? 連原知府都被你林泰來弄的灰頭土臉走人了,而他袁宏道只是個知縣而已! “你好好說點人話!不要虛文矯飾!”袁宏道這個人很隨性,退出了門檻,指著林大官人說。 在蘇州城這麼久,還能不知道你林大官人是什麼脾性?這麼假裝自己小迷弟,到底是噁心誰呢? 林大官人答道:“在下對石公先生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尤其對石公先生祖上的敬仰,也是發自肺腑的!” 袁宏道:“???” 好端端的吹捧也就罷了,突然又說起自己的祖先幹什麼? 坊間傳言,一旦林大官人的話頭突然開始跳躍或者強行轉折時,就表示他準備挖坑了。 又聽到林泰來說:“聽說石公先生的曾祖父,任俠尚氣,以勇武著稱鄉里啊。” 袁宏道:“.” 啥意思?難道你林泰來想說,你和我曾祖父一樣? 林大官人沒過多強調與袁宏道曾祖父的雷同點,繼續說: “還聽說,石公先生的祖父乃是荊州最有名的米商,曾經在災年一口氣拿出過兩千石借給別人,並且燒了借券,我對此義舉善行萬分敬仰!” 在旁邊一起陪客的高長江終於秒懂,原來坐館的玄機在這裡! 掏點銀子,讓袁宏道家裡從湖廣荊州拉一萬石大米過來,不就完事了嗎! 他也耳聞過,湖廣近些年糧食產糧增長迅速,開始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吹噓說“湖廣熟天下足”。 而袁家所在荊州一帶又是產糧地區,同時袁家又是米商出身,那不正好完全專業對口嗎! 去揚州刮銀子,從湖廣運大米,最後解決蘇州城濟農倉虧空。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 袁宏道眨巴了幾下眼睛,先說曾祖父,又說祖父,下面是不是要說爹了? 林大官人長嘆道:“如今蘇州城兩縣濟農倉虧空一萬石,我有心效仿令祖父之義舉,怎奈手裡無米啊。” 府衙虧空本縣濟農倉的事情,袁知縣當然知道,還是他親自找府衙催討的。 只是袁知縣沒想到,林大官人居然攬這事上身,在自己面前直接感慨沒有米。 略加思索後,袁縣尊大氣的說:“以你我之交情,如果是幾百石米,我就可以做主送給你了!” 隨即又很為難的說:“但是一萬石這樣的數目實在太大,不可能送人啊。” 林泰來疑惑的問道:“誰說要送一萬石給我?” 袁知縣詫異的說:“你林大官人不是最喜歡白嫖嗎?”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