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極其受寵若驚!
向來十分挑剔的林大帥居然這樣直截了當的進行表揚,這是積攢了多少功德才能換來的?
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麻總兵語無倫次的回應說:“如果在下哪裡做的錯了,下次一定繼續!,啊不,如果是哪裡做得好,下次一定改正!”
林大帥又詳細補充道:“我是想說,你收留朝鮮義兵這件事,做的非常好!”
麻總兵發自內心的迷惑不已,前兩天大帥還埋怨自己收留了三千多毫無卵用的朝鮮義兵,今天怎麼就又開口表揚了?
大帥這情緒變化,怎麼如此反覆無常?
不過作為一個老軍頭,麻總兵很快就有所猜測,難道想用朝鮮兵當炮灰,去填島山城的通道。
不過以朝鮮兵的戰鬥意志和水平,麻總兵並不覺得他們具備攻城的能力。
而後又聽到林大帥說:“附近還有沒有朝鮮義兵?暫時一起收了吧,目前也不差這點軍糧。”
而後兩天,大明官軍一直在為攻打島山城進行特別準備,積極在鶴城山上部署火炮陣地,時不時的進行幾輪試射。
同時官軍又收留了五百多前來投奔的朝鮮義兵,加起來義兵總人數達到了三千七百多人。
據說還有很多渴望投奔大明官軍的義兵,正在趕過來的路上。
雖然林天帥在朝鮮國上層中的形象越來越有爭議,但架不住林天帥手裡有糧。
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春季,只要被大明官軍收留,就能保證有口飯吃,不至於被餓死。
林天帥把三千七百人分成了四支敢死隊,每隊八百人。
其餘的幾百人則組成了督戰隊,貌似要執行以朝制朝,這反而讓不少朝鮮人感到了放心。
兩日後清晨,大軍飽食過後,以麻貴部在正面,李如柏部在西面,合圍島山城。
同時又派標營葉邦榮部,前往太和江上游警戒和監視,防止西生浦倭軍乘船親來支援。
在規定的時辰,鶴城山上三百門火炮朝著島山城進行了幾輪轟擊。
等炮聲停歇後,大明官軍就從正面和西面兩個方向衝上去,進行試探性的攻城。
不得不說,這種倭式山城確實遠比正常的城池難打。
一般城池都是平地起城牆,攻打也是從平地上攻城。而島山城這樣的堡壘,只能沿著山道向上進攻,困難可想而知。
更何況倭軍完全根據習慣,在牆壘上設定了大量射擊孔,可以用火銃進行密集射擊。
這時候林大帥也不講究身先士卒了,只在後面來回督戰。
雖然眼前的島山城與原本歷史上相比,因為修築時間所限,工事堅固程度肯定大大不如原本歷史上的島山城。
但地形優勢在這裡擺著,難打就是難打。
從早上一直打到午前,大明官軍輪換了三次,依然沒能攻下島山城最底層的三之丸。
林大帥便下令暫停進攻,讓將士先用餐補充體力。
隨即把幾個不記得名字的朝鮮義兵將領叫了過來,訓示道:“我大明天兵不養吃閒飯的人!”
幾個義兵將領面面相覷過後,不約而同的低頭裝傻。
林天帥繼續說:“上午我大明天兵輪番攻城,如今人困馬乏需要休息,也該輪到你們義兵上前攻城了!”
幾位義兵將領嘆口氣,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天兵養著他們義兵吃飯,肯定也會讓他們賣命。
繼續裝傻沒有意義,他們拒絕不了來自天帥的命令。
而後又聽到林天帥畫大餅說:“如今倭寇全滅指日可待,全羅道慶尚道無官府管理。
若爾等能登倭城立功,本帥可以做主,扶持你們掌管各地軍政。”
不管大餅是不是真的,反正林天帥把有功必賞的姿態擺出來了。
如此別無話說,將近四千朝鮮義兵在到山城下列陣待發。
幾位帶隊的義兵將領不用過多交流,只用一個眼神就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雖然被迫上前線賣命,但也不用太玩命啊,一切以保全性命為最重要。
至於攻城,到了城壘下面裝裝樣子,比劃幾下,意思意思就得了。
連大明官軍精銳打了一上午,都沒能破城,難道還指望他們這些義兵破城?
等到午時,鶴城山上的火炮按照命令再次對島山城進行大規模炮擊。
等炮擊停止後,朝鮮義兵舉著巨盾和長梯,攜帶著弓箭、火銃、燃燒工具,沿著山道向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