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的熱力圖統計和控球率等比賽資料的統計來看,上一場曼城使用的並不是傳統戰術。
他們似乎是放棄了控球率,主動將陣型回撤了一些,以減少中後場的空擋,不給馬競打出快速反擊的機會。
這一招很管用,因為馬競的陣地戰能力並不強,就那麼三板斧,只要能頂住,馬競就抓瞎了。
馬競真很厲害的是前場斷球后的快速反擊,然而這樣的機會,在上一場比賽中非常少,曼城很好的遏制了這一點。
這讓西蒙尼心中有點擔心,這場比賽曼城方面會不會故技重施?
既然之前的戰術那麼好用,而且他們還手握3球的領先優勢,根據勝利者無需做出改變的規律,他傾向於曼城會繼續延續上一場的陣型和戰術。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馬競現在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突破對方的三後腰體系。
繼續沿用原來的那一套肯定是不行了,完全依靠抓對手的失誤打反擊對於曼城這種很少犯錯的球隊而言,實在是太被動了。
所以他們必須要加強自己的陣地戰能力,主動創造出機會,並且豐富自己的進攻戰術,以此來開啟局面。
然而,如何強化球隊的進攻,這對西蒙尼這樣一位防守大師而言有點難。
想來想去,西蒙尼覺得,還是要在防守中做文章,利用防守來進攻!
至於如何做,他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了。
……
5月4日,卡爾德隆球場。
下午17:45分,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萬眾矚目的歐冠半決賽,馬競vs曼城的第二回合的比賽正式打響。
出乎了馬競主帥以及外界很多人的預料,瓜迪奧拉在本場比賽中並未沿用之前曾經使用過的戰術,而是換回了常規戰術。
本場比賽曼城的陣型是41,首發前鋒是阿圭羅,兩側的邊前衛分別是林全和大衛席爾瓦,前腰是德布勞內。
兩個後腰是坎特+克羅斯的經典組合,後防線由薩巴萊塔、孔帕尼、範戴克、克里希四人領銜。
曼城的這套陣容,比上一場他們排出的陣容加強了進攻能力,削弱了防守能力。
少了一個後腰之後,中場的硬度下降了一大截。
但是德布勞內的出場,增加了曼城的進攻性,讓曼城的進攻威脅直線上升。
而且薩巴萊塔和克里希都是那種能上能下,能攻能守的邊後衛。
這兩人都擁有很強的助攻能力,在進攻的時候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看到瓜迪奧拉在客場排出這樣的陣容,外界的第一反應是瓜迪奧拉有點託大。
雖然曼城的領先優勢很大,但是這裡畢竟是馬競的主場,在對方的主場作戰,曼城方面理應更加謹慎一些。
41陣型並不是一種偏向於防守的陣型,這是一種攻守兼備,甚至更加側重於進攻的陣型。
由於這種陣型的進攻大多都是由後腰發起,邊後衛還要插上參與進攻,這導致後防會異常空虛,尤其是在由攻轉守的時候。
中場球員因為剛剛參與了進攻,距離兩個中衛比較遠,這中間的大片空間,都是對方可以利用的。
要是萬一邊後衛也參與了進攻沒來得及撤回來的話,那肋部的無人防守區域也很致命,對手的邊路球員既可以下底傳中,也能直接內切射門。
要阻止對方威脅到球門,需要中場球員具備強大的跑動能力,同時還要有出色的位置感,在防守的時候不失去位置。
符合這種要求的中場球員,大部分都是那種身材高大的b2b球員,比如說已經轉會離開的亞亞圖雷,他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
去年夏天被恒大挖走的前熱刺球員也是這種型別的球員!
然而,曼城現在的陣容中似乎沒有這樣的存在,坎特不屬於b2b,光是身材這一塊就不符合要求。
克羅斯的控球能力出色,但是身體對抗差了一些,也不算全能型中場。
也就是說,瓜迪奧拉在隊內缺少這種球員的情況下,強行使用了這套戰術。
這不是亂來嗎?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包括西蒙尼在內,馬競的球迷們心中都彷彿看到了獲勝的希望。
在馬競這樣一個極端強調高位逼搶的球隊面前使用這種有明顯漏洞的打法,這不是找死嗎?
西蒙尼努力的控制住自己的面部表情,免得自己表現的太過激動和高興,讓一旁的瓜迪奧拉看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