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最完美的新式中文打字機,經常翻閱英文版的《機械手冊》,有時間就畫打字機的結構草圖。1932年,他到瑞士參加會議時,順路到英國找工程師研究中文打字機。幾個月後,他口袋裡裝著僅剩的3毛錢,帶著一臺不完整的打字機模型回到了上海。1947年,林終於研製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文打字機,只有64個鍵,每分鐘能打50多個漢字,與英文打字機一樣大小的打字機,取名“明快”。
打字機研究成功後,協助林語堂解決機械方面問題的義大利籍工程師(此人不認識一箇中國字)居然寄信給林說,中文打字機是他發明的,如果林不承認,就和林打官司。林語堂目瞪口呆,只能請律師解決此事。
為了這項發明,林語堂耗費了12萬美元,幾乎“傾家蕩產”。由於戰爭和造價原因,這種中文打字機雖然1948年就取得專利,但一直無法批次生產。
除了打字機,林語堂還繪製了“自動牙刷”手繪草稿、“自動門鎖”草圖和自動打橋牌機等,併為夫人設計符合人體力學的舒適座椅,在當時可謂相當前衛。
林語堂每寫完一部作品,給自己放一兩個月的假,也曾到拉斯維加斯去賭一把。他好輪盤賭,但並不著迷,把口袋裡的錢輸光,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