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中國現代文學家之一。郁達夫留學期間閱讀三千部左右的外國小說,畢業前以創作小說《沉淪》而一舉成名。回國前即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文藝團體創造社,接到北大聘請時正在上海辦《創造季刊》、《創造週報》和《創造日》,積極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學活動。
1921年,郁達夫發表了中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以“驚人的取材,大膽的描寫”震動了文壇。
有一次,郁達夫應邀演講文藝創作。他上臺在黑板上寫了“快短命”三個大字,臺下的聽眾都覺得很奇怪。他接著說:“本人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文藝創作的基本概念》,黑板上的三個字就是要訣。‘快’就是痛快,寫得快;‘短’就是精簡扼要;‘命’就是不離題,詞達意。說話和作文一樣,如我現在所說的,即使這個原則。不要說得天花亂墜,離題太遠,或者像裹腳布那樣又臭又長。完了。”郁達夫從在黑板上寫三個字到說完話的時間,總共用了不到2分鐘,然後就走下了臺。正合乎他所說的三原則:“快短命”。
郁達夫曾說,民國建立以後,“阿貓阿狗,就都著起了西裝,穿起了皮鞋,提起了手杖”。
郭沫若為文,好用“喲”字,郁達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