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生存 導言(1)
一、失火了,你往哪個門跑?
一天晚上,你參加一個派對,屋裡有很多人,你玩得很開心。這時候,屋裡突然失火,火勢很大,無法撲滅。此時你想逃生。你的面前有兩個門,左門和右門,你必須在它們之間選擇。但問題是,其他人也要爭搶這兩個門出逃。如果你選擇的門是很多人選擇的,那麼你將因人多擁擠、衝不出去而燒死;相反,如果你選擇的是較少人選擇的,那麼你將逃生。這裡我們不考慮道德因素,你將如何選擇?
你的選擇必須考慮其他人的選擇,而其他人的選擇也考慮你的選擇。你的結果——博弈論稱之為支付,不僅取決於你的行動選擇——博弈論稱之為策略選擇,同時取決於他人的策略選擇。你和這群人構成一個博弈(game)。
這就是博弈論(game theory)——對這一類多人互動決策進行研究的理論。
上述博弈是一個叫張翼成的中國人在1997年提出的一個博弈論模型,被學界稱之為少數者博弈或少數派博弈(Minority Game)。當然,原來的博弈形式不是這麼簡單,這裡我把它簡化了,我們在第三部分論述歸納推理時還要談這個博弈模型。現在很多學者在研究這個模型。
生活中博弈的案例很多,你會見到很多例子。只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動(interaction),就有博弈。
什麼叫博弈?博弈的英文為game,我們一般將它翻譯成“遊戲”。而在西方,game的意義不同於漢語中的遊戲。在英語中,game表示人們遵循一定規則下的活動,進行活動的目的是使自己“贏”。如:Olympic Games翻譯成奧林匹克運動會而不是奧林匹克遊戲大會。在英文中,game有競賽的意思,進行game的人是很認真的,不同於漢語中游戲的概念。在漢語中,遊戲有兒戲的味道。因此將關於game的理論,即game theory翻譯成博弈論或者對策論,是恰當的。本書下面統稱game theory為博弈論。
博弈論作為一門學科的出現有60多年的歷史。博弈論的開創者為諾意曼與摩根斯坦,他們1944年出版了《博弈論與經濟行為》,該書的出版被公認為博弈論這門學科誕生的標誌。諾意曼是著名的數學家,他同時對計算機的發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去世時博弈論還未對經濟學產生廣泛影響,否則經濟學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中必定有他的名字,因為諾貝爾獎有規定,只頒發給在世的學者。談到博弈論,不能忽略博弈論天才納什(John Nash)。納什的開創性論文《n人博弈的均衡點》(1950)、《非合作博弈》(1951),給出了納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今天博弈論已發展成一個較完善的學科。
博弈論對於社會科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正成為社會科學研究正規化中的一種核心工具,以至於我們可稱博弈論是“社會科學的數學”,或者說是“關於社會的數學”。從理論上講,博弈論是研究理性的行動者(agents)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論,而實際上它正深入到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等,被各門社會科學所應用。甚至有學者聲稱要用博弈論重新改寫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已兩度授予博弈論專家:2005年頒發給羅伯特·奧曼()、托馬斯·謝林(),1994年頒發給納什()、塞爾屯()、哈桑尼()。而像1985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公共選擇學派的領導者布坎南,1995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理性主義學派的領袖盧卡斯(Lukas),其理論與博弈論都有著較深的聯絡。現在博弈論正滲透到各門社會科學,成為這些學科的通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 。 想看書來
博弈生存 導言(2)
二、博弈論能解釋所有社會現象嗎?
社會由不同的人群的集合體所構成。不同的人群集合體形成不同的結構,一個結構中的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就構成一個博弈。這個博弈是廣義上的。社會中有不同的文化,人類有文明、道德,如果說文明、文化、道德等是宏觀的社會現象,那麼還存在微觀的社會現象,如:群體為什麼有合作又有不合作?為什麼人群之間或集團之間有“威脅”或“承諾”?這些都是博弈論研究的物件。本書下面將努力用博弈論的基本思想來解釋社會中的這些現象。
博弈論對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rational)。所謂理性的人是指行動者具有推理能力,在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