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大瀑布 作者:標點

示他們的波納比先生是如何處理緊急情況的,他把粉筆放在盒裡,以他平常平靜、溫和、幽默的聲調告訴他們,可能要他們傷心欲絕了,因為他不得不提前離開教室,出了點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辜負我的信任,離下課還有八分鐘。請待在你們的座位上,鈴響了再走。你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開始寫作業。我們,只要上帝保佑,明天見。好吧?”他們很認真的笑著,點點頭。這是緊急情況,他可以信任他們。至少在這八分鐘內。

只要上帝保佑。為什麼錢德勒要說這呢?錢德勒不是個愛戲劇性地表現危險或自己的人。他不相信上帝,他也不會在給十四歲的孩子講授科學知識時,讓他們覺得信仰上帝就可以預見。

即使是阿莉亞的上帝,也有著冷酷的幽默。

“波納比先生,是有人又要跳大瀑布了嗎?”

“我想不是的,皮特。這次不是。”

在校長辦公室的樓下,錢德勒給危機中心回了電話,中心指示他前往東邊一處持槍歹徒脅持人質的現場。幾分鐘內,他跳上車,往東沿著大瀑布街穿過第十大街,紀念快車道,和艾奇遜快車道。他全身的神經都緊繃著,機敏而警覺,猶如被投到了冰水中。感覺如箭在弦上——儘管錢德勒自己並不會射箭——迅速而準確地直奔目標。

只要上帝保佑。這是歪曲了的宿命論,也是阿莉亞的宿命論。因為你並不知道,這次受危機中心派遣去處理緊急情況,你這個精力充沛的志願者還能否回來。

自我懲罰,是嗎?這是你的生活。但是如果你愛我,為何自我懲罰呢?

他確實愛梅林達。他也愛梅林達那還是小嬰兒的女兒,他希望有天能當她的父親。但他無法回答她的問題。

阿莉亞已經不再問了。錢德勒第一次積極參與危機中心的事務時,剛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公立學校系統當了一年的老師,那時,對大兒子參加這種“魯莽又危險”的志願者工作,阿莉亞就表達了強烈的反對,不過她是那種明知不奏效還固執堅持的人。

這些日子,錢德勒所處理的問題,他是能不告訴梅林達就不告訴她。當然也不會告訴阿莉亞。

“持槍歹徒 / 人質”。錢德勒以前只參與過一次這種事件,那是一名精神錯亂的男子在自己家中脅持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作人質,處理的結果不太好。事情一直持續到夜裡。

從1970年代早期錢德勒還是個大學生時,他就開始當志願者了。他參加過反對越南戰爭和轟炸柬埔寨的遊行示威活動。他還和其他年輕的激進理想主義者一起,為在布法羅貧窮地區設立投票登記而挨家挨戶做過動員和宣傳。他還幫助在布法羅、尼亞加拉大瀑布及其富裕郊區多處設立紅十字會獻血站。他還幫助學校聯合請願,“潔淨的水,潔淨的空氣”等活動(就是在為紅十字會工作時,他第一次遇見了梅林達?艾特金斯,她是位護士)。從那時起,他就投入到了急救工作之中。紅十字會,危機干預中心,撒馬利坦會。那是一個人數不多、很團結的一個團體,大家很快就混熟了。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或者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離開了他們。或者是孩子在某個方面讓他們失望了。還有的人孩子已經過世。

錢德勒所認識的志願者,大部分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做一個基督教徒就要與人“行善”。耶穌就曾志願解放全人類,不是嗎?他也曾無畏無懼地應對人類的精神危機。他挑戰人類的迴圈宿命,因此必須要在人世遭受磨難以此贖罪,而復活就是對他所有善行的報答——不是嗎?錢德勒全神貫注地聽著這個曾掌管當地撒馬利坦會的前耶穌會士給他傳達這些思想,他一言不發。

他告訴梅林達,“我真希望自己相信,那樣的話,一切事情都會簡單得多。”

梅林達說:“你並不想讓事情變簡單,錢德勒,你只是希望事情保持原來的難度。”

在錢德勒的生命裡,尼亞加拉大瀑布已經變成了一個迅速拓展、發展很快的“繁華”工業都市。人們誇口說,當地的人口已經擴大成1940年代的兩倍了。這個地區可以提供的工作崗位已經超過五萬個——人們對此津津樂道,好像這是該市優勢的最好體現——這裡也是美國化工廠最為集中的城市。錢德勒所瞭解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或者說他在一定程度上所瞭解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差不多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月神公園是唯一的保留了一些“歷史”的居民區,但那裡的情況也開始惡化。富人聚居在大島,或是附近,就在富饒的布法羅郊區的阿姆赫斯特和威廉斯威爾。州政府把大瀑布保護了起來,禁止在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