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半絲訊息的內奸封鎖訊息一案。
按理說,北周圍困燕北,軍情大事兒,當有燕北當地或者最近的驛站和烽火臺得到訊息後,立即八百里加急快馬入京奏報。可是燕北出事已然六日,一份奏報也未進京,自然是驛站烽火臺出了問題。
蘇青連夜帶著兵部和府衙的人手,出了京城,一路尋查過去。
在走出五百里後,天明十分,查到河間縣一處驛站,發現了驛站內所有人橫屍站內,三封八百里加急的軍情奏報無人送出。
蘇青開啟一看,正是燕北奏報。
既然燕北的奏報已經出了燕北之地,來到了京中三百里處,可是竟然無人送去京城,顯然是背後有人對驛站內所有人下了殺手,阻斷了驛站對京中的通訊。
蘇青當即命人找來了河間縣守。
出了這麼大的案子,河間縣守也是一臉懵樣。顯然蘇青不來查的話,他還不知道。他當即對蘇青告罪,連忙命仵作驗屍,命府衙的人徹查此事。
仵作驗屍之後,得出這些人死於大概四五日之前的夜裡,均是被人用刀抹了脖子,刀法快、狠、準,幾乎是一刀斃命。驛站一共一十二人,一人不少。
蘇青惱怒,四五日之前驛站出了事兒,周遭竟沒有一人發現報官,他當即就要治了河間縣守的罪,河間縣守連連告罪,說河間縣驛站的驛長是景陽侯繼夫人的堂弟,河間縣位於四通八達之地,每年來往信函不計其數,雖然是公幹之地,但時常接些官員府邸信函來往信物護送的私差,這差事十分肥碩。這驛長平日裡喜好飲酒作,時常招妓上門,關起門來與一幫子人吃酒玩耍,因背後有景陽侯做靠山,他得罪不起,所以,素日裡不敢招惹。如今閉門死在驛站內多日未發現,他也只當是飲酒了數日,沒太在意。沒想到就出了這等大事兒。
蘇青聽罷後,一邊繼續命人徹查是何人對河間驛站的人下的手,一邊命人快馬呈了奏摺進京。
皇帝在孫澤玉離開後,到了早朝的時辰,便按時上了早朝。
經過昨夜和今日一早孫澤玉縫製查辦之下,早朝上除了安國公和景陽侯外,還少了七八位朝中重臣。群臣跪拜後,大氣也不敢出。多年來,第一次見識到了皇上的雷霆手段,皇權殺伐天威。
皇帝坐在龍椅上,看了滿殿武許久,才沉聲問,“眾位愛卿,有本啟奏嗎?”
眾人微微抬起頭,見高坐金椅上的皇帝面容隱隱含怒,都縮了縮脖子。
王祿看了群臣一眼,出列奏報道,“稟皇上,今日一早,臣收到了蘇青快馬送進京的奏報。三百里地外的河間驛站出了大事兒,幾日前驛站內所有人都被人殺了,三封事關燕北軍情的八百里加急未能送進京。”
皇帝聞言面容一怒,“原來不是沒有八百里加急,而是沒能送入京?呈上來。”
小泉子連忙下了玉階,接過了王祿手中的奏報和三封八百里加急信函。
皇帝先看三封奏報,這三封奏報第一封日期是在十日之前,北周兵馬從無忘山的荊棘林潛入燕北境地,被燕北探馬發現,奏報給了燕北王。燕北王覺得事情不妙,預料北周這一次不衝著西境而去是衝著北境而來了,遂送出八百里加急信函奏報皇上,這封信函出自燕北王之手。
第二封信函是在北周用了攻城的土炮劈開了無忘谷山脈缺口,破了無忘谷內的陣法,攻入燕北王府之時,送出的,是在八日之前。也是出自燕北王之手。
第三份信函是六日之前,出自燕北王府世子,也就是蘇澈的弟弟蘇鎮之手。言北周兵馬三十萬,燕北王府五萬府兵不足以抵抗,他以血著血書,同樣是八百里加急,言皇上再不派兵救燕北,燕北必亡。
這三封八百里加急奏報歷歷在目。
皇帝看罷後,氣得氣血翻騰,站起身,將三封八百里奏報扔到了兵部尚書的頭上,勃然大怒道,“你看看!三封八百里加急,卻沒有一封送到朕的手裡。兵部這些年是吃乾飯的嗎?驛站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兵部竟然不知。”話落,他怒道,“來人,將兵部尚書給朕拖出去砍了。”
------題外話------
月票哦,這是二更,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