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葉家,嫡系一脈,三代至今,一脈單傳。
葉老家主只生了葉昔的父親和葉裳的娘,葉昔的父親又只生了葉昔一人,嫡系三代單薄,旁系倒是枝葉繁茂,所以,到了葉昔這一代,他常年不在江南葉家,對於葉家之事,不理不問,也就造成了江南葉家的旁系子孫在外力的鼓動下,都想奪掌控江南葉家這個位置。
葉老家主以前一直支撐著,他在時,江南葉家的眾人都不敢把烏七八糟的事情鬧到明面上來。他在聽聞葉裳受了重傷性命垂危,終於坐不住,前往京城後,背地裡的人便都坐不住了,葉老家主路上遭到了大批人的截殺,若非葉昔前去迎接得及時,葉老家主那一命就賠在了前往京城的路上。
葉老家主雖然沒丟了命,但是待在京城的容安王府,沒在回江南葉家。
葉昔回去一趟,覺得江南葉家從根上已經爛了,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方才能讓江南葉家重新的繁榮起來。於是,他在聽說蘇風暖為解葉裳熱毒,要在望帝山以身嘗試時,便丟下了江南,不管不顧地去了望帝山。
他這一走,也沒回江南葉家,正中葉家一眾人等的意。
於是,葉家發起了大規模的動亂,爭權奪利,這一亂,便亂了整整大半年。
葉昔本來覺得等時候差不多了,那些人鬥個你死我活後,蘇風暖和葉裳這邊沒什麼需要他看顧的事兒了,他就回江南葉家收拾殘局,沒想到這次蘇風暖和葉裳決定先去江南,他覺得也好,收拾了那幫人,落個乾淨。
葉裳、葉昔、蘇風暖等一行人前往江南,並沒有避人耳目,他們出西境不幾日,江南葉家的眾人便都收到了訊息。
葉家眾人是不懼葉昔的,覺得葉家這一代的嫡子嫡孫十分不爭氣,沒有權利心不說,常年在外面瞎玩,吊兒郎當,這樣的葉昔,除了姓葉,擔著個嫡子嫡孫的身份,其餘的沒自小長在江南葉家,對葉家根本就是什麼都不懂。所以,在聽聞葉昔回江南時,一眾人等覺得他若是識相,就該和以前一樣,該走多遠走多遠,若是不識相,那麼,就要他好看,他空有嫡子嫡孫的身份也不管用。
眾人本是這樣打算的,可是又探聽了幾日的訊息,沒想到探聽了個讓所有人都懼然的訊息。那就是容安王府世子葉裳、蘇大將軍府小姐蘇風暖、鳳陽鏢局少主鳳陽、蘇大將軍府三公子蘇青等人竟然跟著葉昔來了江南。
他們第一時間都想到葉昔是請來了一堆幫手,而這一堆幫手還不是籍籍無名之輩,反而是如雷貫耳,名揚天下的人物。
尤其是蘇風暖帶三萬兵馬,解救燕北,後又折轉西境,協助蘇大將軍,大敗北周二皇子楚含,長達數月,她的名字都被市井巷陌每日所談,談起她,眾人無一例外地都說巾幗不讓鬚眉,虎父無犬女。
如今她陪著葉昔前來江南,眾人這才想起了,她是葉昔的師妹。
江南葉家的一眾人等,對於葉昔的印象,就是從小離開,每年回一次,住不兩日,一把玉笛,風流無兩,是個十分無害的喜歡遊手好閒,在外面玩瘋了不回家的公子。
每次他回江南,遇到叔叔伯伯嬸嬸堂兄弟姊妹們,面上從來都是掛著如浴春風的笑容。
那樣的笑容,讓別人都覺得,他是家境太好,身份太好,哪怕在外面,江南葉家的生意遍及大江南北,他只要隨身收好代表繼承人身份的玉佩,那麼,走到那裡只要亮出玉佩,都會有人捧著,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一切全因身份。
外面的花花世界,他有錢有身份,自然是樂此不疲,不樂意回江南偏安一隅之地。
所以,眾人都對他此次回江南不大在意,就如以往多年來每次回家一樣,住兩天就走。
可是,如今突然聽聞他帶著蘇風暖、葉裳等人回江南,一時間心中都警鐘大震。
他的名字若是和蘇風暖的名字連在一起,那就不同了。
蘇風暖於燕北的風口山火燒北周二皇子楚含九萬兵馬,那一戰,名揚天下的背後,便是殺伐果決,手段狠辣。
他有著這樣的師妹,豈不是帶著她回葉家來撐腰了嗎?
一時間,眾人一改早先的亂象,一改大半年來冰火不容的狀態,都聚在一起,商議起來。
商議時,眾說紛壇。
有人說,不讓他們踏入江南的地界,封鎖江南。
有人說,趕緊出動府兵暗衛,截殺他們,不讓他們來葉家。
有人說,一個是容安王府葉世子,一個是蘇大將軍府小姐,一個是鳳陽鏢局少主,一個是蘇大將軍府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