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中,風也能幫助我們判知方向。如木製的柱架,其迎風面顏色深黑容易腐壞,而懸崖及石頭迎風面較為光滑。但必須熟悉當地的盛行風向,這在沙漠地區尤為重要。
風是塑造沙漠地表面形態的重要因素,在單風向地區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鏈為主。沙丘和沙壟的迎風面,坡度較緩;背風面,坡度較陡。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盛行西北風,沙丘一般形成西北向東南走向。沙丘西北面坡度小,沙質
較硬,東南面坡度大,沙質鬆軟。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沙漠地區的植物,如酥油草、紅柳、梭梭柴、駱駝刺等向東南方向傾斜。蒙古包的門通常也朝向背風的東南方向。冬季在枯草附近往往形成許多小雪壟、沙壟,其頭部大尾部小,頭部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北方向。
以上所述是沙漠地區的一般特點。風向還因地區和季節的不同而異。因此根據風向特徵判定方向,平時應參閱兵要地誌,瞭解當地四季盛行風向,以便得出正確的判斷。還須注意,在具有多種風向而風力又大致相似的地區,則會出現金字塔形沙丘,在此地區判定方向較為複雜,應參考日月和星辰綜合判別。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熟知有“獨立大樹通常南面的枝葉較茂密,北面的枝葉較稀疏。”、“獨立樹樹樁的年輪,通常北面間隔小,南面間隔大。”的說法,但在實際中卻是較複雜的。1945年,原蘇聯人M…貝里亞可夫經過系統觀察之後指出:“不能用樹木枝葉和年輪判別方向。樹葉繁茂通常不是在南方,而是在自由空間的一方。就獨立樹而言,除陽光以外,風和其它因素亦有巨大影響,以此判別方向往往不可靠。同理,即使是獨立樹的年輪也不一定在南方寬;對年輪寬度有影響的不單是太陽,還有風;此外,年輪寬度還有垂直變化,在不同的高度切斷樹木就會獲得不同的結果。”據實地觀察證明,貝里亞可夫的這個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寧夏賀蘭山山谷中的獨立樹受常年風向西風的影響,枝葉全部都朝向東方,而不是南方。
利用自然界特徵判定方位時,要特別注意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千萬不要生搬硬套。在辨別方向時,務必注意多種方法綜合運用,互相補充、驗證。我國地域遼闊,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