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外國投資;二是繼續推進私有化,加快包括金融業和旅遊業在內的私有化程序。2000年7月克羅埃西亞加入了世貿組織,以此為契機,克羅埃西亞在發揮服裝、紡織、文具製造等行業優勢的同時,加大了對郵電、石化等重點行業的改革。到2002年底,克羅埃西亞同所有鄰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當年,克羅埃西亞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2%,屬歐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03年的通貨膨脹率降至1�5%的低水平。2004年人均GDP已達到7700多美元。但在2004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達到比官方統計的18%還高。
梅西奇對外主張克羅埃西亞應儘早加入歐盟和北約。新總統一改前任對西方國家採取的強硬的民族主義立場,在處理同波黑的克羅埃西亞族關係、引渡被海牙國際法庭通緝的克族戰犯以及塞族難民重返家園等問題上,對西方國家持合作態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同美國和歐盟的關係,加速了克羅埃西亞“叩開通向歐盟和北約大門”的步伐,被西方視為“開啟了克羅埃西亞歷史的新篇章”。梅西奇主張改善與鄰國的關係,表示尊重波黑的領土完整,減少對波黑克族的軍事援助。同時,梅西奇強調發展同南斯拉夫聯盟的關係,希望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以法、德兩國為榜樣,發展雙邊關係。克羅埃西亞主張同巴爾幹地區的所有國家進行合作,但反對同鄰國建立任何形式的“新巴爾幹或新南斯拉夫”國家。到2004年,克羅埃西亞已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在2003年11月提前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克羅埃西亞*共同體東山再起,又一次上臺執政。在議會152個議席中,以*共同體為首的競選聯盟獲得66席,克羅埃西亞社會*黨獲34席,克羅埃西亞人民黨和沿海—高山區聯盟獲11席,農民黨獲10席,權力黨獲8席,克羅埃西亞退休者黨獲3席,等等。這次議會選舉後,克羅埃西亞組成了*共同體、權力黨、社會自由黨三黨聯合政府。
2005年1月2日,克羅埃西亞舉行總統選舉。兩位總統候選人梅西奇和揚?科索爾均未超過50%的支援率。在1月16日進行的第二輪選舉中,科索爾得票率為34%,梅西奇以獲得66%的選票勝出,繼續擔任總統。選後,梅西奇強調,克羅埃西亞將成為“現代的歐洲*國家,讓人民滿意的國家”,充滿信心地邁向21世紀。
2007年11月25日,克羅埃西亞進行第六屆議會選舉。選舉結果,執政的克羅埃西亞*共同體獲得新一屆議會中的59席,而主要反對派社會*黨得到57席。於是,克羅埃西亞總統梅西奇授權*共同體候選人薩納戴爾擔任總理,組建新一屆政府。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馬其頓共和國(1)
馬其頓族與阿爾巴尼亞族的關係
〖1〗艱難曲折的獨立道路馬其頓是個小國,經濟基礎薄弱,幾乎沒有國防,民族成分複雜,極易受周圍鄰國和外界的影響。巴爾幹地區諸國基於歷史的、經濟的和戰略的考慮,在承認馬其頓的態度上很不一致。
保加利亞雖第一個承認馬其頓為主權國家,但不承認馬其頓民族的存在,馬其頓不允許保加利亞的報刊和宣傳品入境,兩國之間就少數民族和語言等問題常發生爭論和摩擦。保加利亞與馬其頓關係的好壞,將是決定馬其頓國內是否安定的一個重要外部因素。獨立之初,馬、保兩國準備簽訂20多個協定,但因使用何種語言(保加利亞不承認馬其頓語)簽字問題沒有解決,使這些協議一直未正式簽署,後來是在美歐大國的壓力下才獲得解決。
馬其頓與希臘關於馬其頓國名的矛盾至今沒有解決,成為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最大障礙。馬其頓自1991年獨立後,希臘認為馬其頓只是地理概念,其範圍包括希臘北部地區,堅決反對將“馬其頓共和國”作為馬其頓的國名,認為用“馬其頓”作為國名意味著對希臘有領土野心。希臘還反對馬其頓的國旗用古代馬其頓國家的放射形太陽圖案。聯合國於1993年做出決議,國際社會可以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字承認馬其頓,但希臘方面仍不妥協,並從1994年開始對馬其頓實行禁運。1995年9月,希臘和馬其頓簽訂了《臨時調整關係協議》,兩國關係開始正常化。希臘開始取消對馬其頓的封鎖;馬其頓則修改憲法,更改對境外“馬其頓少數民族”的有關提法和將國旗上的16道陽光線改為8道。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希臘在馬其頓的外國投資中居第一位。希臘和馬其頓雙方在聯合國特使的斡旋下一直就國名這一懸而未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