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頭絕大部分的房屋都沒有被淹。雖然這艘船做了加固處理,但如果船的底部撞到假山圍牆之類的東西,把船艙撞爛了的話,這艘船就會沉沒。
這可是他保命的東西,必須要先保證自己的平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再去救助別人。
這艘船上還有一艘小船,作為救生艇,能乘坐七八個人。楊仙茅讓兩個會划船的僕從專門划著小木船去各個房頂救人,而他的大船則停靠在距離皇城不遠的一條主街上。
這條主街非常寬闊,直接通往皇宮城門樓。相當於一條主航道。街道兩邊的房舍距離他們都比較遠,大船停在這樣的區域相對比較安全。而且距離皇城也不算遠,既保持在皇城的警戒線之外。又與皇城遙遙相望,如果遇到什麼危險,還可以利用皇城裡面的吳王、潤王的關係獲得皇宮御林軍的幫助。
救援持續了一整天,楊仙茅的大船和小船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大半獲救的百姓都是坐著他的船被救上了城樓的。
被救上城樓的這些民眾相互詢問,才得知救他們的這艘船的主人,就是那位娶了郡主的年輕人楊仙茅,楊仙茅的名氣在這一刻得到了進一步的擴散。
當然,這只是一個副產品,楊仙茅做這些不是為了名氣,而是實在在的救人,名氣是隨之而生。
花無香一家人以及費舒雲和她爹費神醫,在發現洪水之後,他們的反應不像王爺那樣猶猶豫豫,而是迅速帶著最緊要的東西逃到了城樓之上。所以當楊仙茅駕著大船去他們住處準備接應他們時,才發現他們不在,已經上了城樓了。
該救的人都救完了,楊仙茅這才鬆了口氣。他站在船的甲板上,望著被洪水整個淹沒的東京汴梁城,心頭著實十分沉重。
朝廷裡也並不是都是些飯桶,不少大臣想出瞭解救的辦法,那就是把城裡的水全都倒到城外。城裡有十萬御林軍,勞力是足夠的,不過這十萬御林軍,其中大部分是在皇城裡面駐守。宮城有一道高高的圍牆,將御林軍和皇帝真正的家皇城隔開。
皇帝發現洪水襲城之後,迅速下旨,讓防守皇城的十萬御林軍的兩萬人,使用臨時從皇城內房舍拆下的木板修建的小船和木筏,帶了無數水桶、扁擔,出了皇城,登上了外城城樓,然後開始將城裡的洪水挑上城樓,再傾倒在城外去。
北門城門官因為採取了得當的措施,將進水的北城門成功堵住,同時,這場洪水來得太過突然,也是情有可原。因此,皇帝下旨讓其戴罪立功,城門官當即感激涕零,帶著守城的數千人馬,使用各種能盛水的工具,參與了排澇。
但是,京城太大了,裡面住了上百萬人,這區區兩萬多人,如何能把城裡已經漫到房簷的洪水排澇到城外呢,顯然是不現實的,他們倒出去的水,還比不上老天爺透過暴雨傾注到城裡的水多,所以水位沒有下降。要想排澇,必須投入更多勞力才行。
領導完成這項艱鉅任務的人,竟然是三十年後的大奸臣蔡京。
蔡京剛剛當上開封的推官,工作十分勤勉。在洪水衝進城裡的時候,他並沒有著急著自己逃命。因為他及時發現了洪水進城,立刻組織衙門的所有衙役、民壯,調動所有能呼叫的人馬,立刻將開封府重要的檔案資料裝箱之後全部轉移到了高處,使得開封府重要的資料得以儲存。這一點得到了開封府尹的高度誇讚。
這還不算,蔡京組織能力很強,在看見御林軍和守城官兵開始排澇但成效不明顯之後,他馬上組織一班水性很好的衙役和民壯,許以重金獎賞,讓他們潛水到被洪水淹沒的民宅之中尋找水桶。
找上來很多水桶之後,蔡京主持衙役,讓衙役組織民眾,在城樓的樓梯上排成人牆,用挨個傳遞的方法來運水。這種方法在水桶有限的情況下,比個人挑水速度快而且省力。
民眾都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返回家園,所以很快便被調動起來參與其中。這種類似於傳送鏈的運水方式,在各個城門樓的臺階上都組織了起來,最後,御林軍也學著蔡京的方法,使用起了人力傳遞水桶。
而蔡京組織的打撈水桶的水兵,也源源不斷的將水桶從洪水之下被淹沒的民宅之中找到,送到城樓之上。這使得運水的大軍迅速增多,運水的能力迅速增強,水位的消退也明顯加快了。
蔡京還寫了一道奏摺,想辦法投遞到了皇城之中,遞給官家。請求官家將皇城裡的糧食,運出一部分,給城牆上的百姓使用,不然百姓沒有糧食之後,容易導致民變。
可這道奏摺卻被審查奏摺的官員扣下來了,因為皇城的東西是皇帝的,怎麼可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