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嘀咕說水晶雖然比較少見,卻也比不上玉石,要是這麼大一塊玉石的話,那就是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了,水晶雖然也算稀罕的,但是,也算不得是什麼珍寶。由此可見著,戶部郎中呂端家裡也不是闊綽的人,送這麼一個玩意兒,倒還不如送上幾錠黃金來得實在。
楊仙茅左右看看,挺好玩的,便把這水晶凸鏡放到桌上。
就在他即將放在桌上的瞬間,他突然愣了,雙手僵在了半空,因為,他發現水晶凸鏡下面那塊紅布的紋路赫然在目,比平時看見的要清晰得多,也大了許多。
楊仙茅拿著水晶凸鏡去照旁邊的杯子,發現杯子在鏡子下頓時變大,細節都清清楚楚,歷歷在目,不由說道:“哇,用這東西看東西,可是比眼睛看的清楚多了。”
胡通判和黃公公都湊過頭來觀瞧。胡通判倒是有些驚訝,說:“嗯,是挺好玩的,看東西果然大多了。”
黃公公卻笑了,說:“這個沒什麼,皇宮中早就有這東西啦,就是把水晶磨成這麼突出來的形狀,然後用來看書。黃某就有一副,也是請的波斯商人打磨的,他們打磨這些東西倒是很精緻。黃某人年紀大了,眼睛有些花,用這玩意兒看書都很清楚,不過你這玩意兒比黃某人的那東西要大多了。這麼看來也的確是個寶貝。”
黃公公嘴巴上說是個寶貝,其實心裡也不以為然,因為,他手裡的那副水晶凸鏡只不過是用來看些小字的時候用,別的沒啥用處,所以也不覺得有什麼稀罕的。
倒是楊仙茅愛不釋手,拿著那水晶凸鏡到處照,照著照著,照到一個大眼睛,撲閃著出現在後面,正疑惑而又好奇地瞧著他,卻是紅裳兒。
楊仙茅高興地把那東西遞給紅裳兒,說:“那,你也玩玩,這東西可好玩了,看東西比原先的大多了。”
紅裳兒小心翼翼接過了那水晶凸鏡,拿著到處照,還跑到藥櫃後面抓了一把藥渣,放在紙上仔細看,欣喜不已。不過,現在黃公公和通判都在一旁,她也不敢大聲喧譁,只能按捺住心中的興奮,在那兒自個兒玩兒著。
第161章 水晶凸鏡
楊仙茅把眼睛望向那錦盒,發現箱子下面還有一個厚厚的絨布包裹著的長柱形的東西。便又拿了出來,小心展開,卻是一個黃銅做的圓筒,有半尺長,大概有小孩胳膊粗細。他拿起來兩邊看了看發現,這圓筒兩頭倒有兩塊小小的亮晶晶的水晶透鏡,裡面黑洞洞的,卻不知道這玩意是用來做什麼的。
於是他把那玩意兒拿到眼前,湊著仔細觀瞧,又倒過來看,裡面都是花的,什麼都沒看見,只有一片模糊的光亮。
他又發現這圓筒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螺母,用手擰螺母,裡面的模糊的光倒是會發生變化,只是始終是模糊一片的。
楊仙茅疑惑地望著黃公公。
黃公公笑了,說:“這玩意叫水晶圓筒鏡,兩邊都是打磨的水晶鏡片,裡面有什麼不知道,因為是密封死了的。至於這玩意能做什麼,很抱歉,雜家也不知道。當時呂端大人拿出來給我看的時候,我也琢磨了半天,大人自己也沒弄懂,這玩意跟那水晶凸鏡一起買的。賣東西的那波斯人不大會說咱們中土的話,所以,呂大人聽了半天也沒弄懂他到底說的什麼。只知道這玩意兒是個寶貝,可以看東西,但究竟怎麼看,他也弄不懂。”
楊仙茅琢磨了一下,這水晶圓筒鏡還不知道該怎麼用,能不能用上還說不準,那個水晶凸鏡倒是很有用處,自己雖然現在目力超強,已經能夠看清楚很細小的東西,但是也是有限的,如果加上這個放大鏡之後,應該能看到更細小的東西。這個在做手術的時候就很管用了,比如做眼睛手術的時候,就能更清楚地看見縫合針的走向和方位,在血管縫合的時候,就能縫合更細小的血管,而儘可能把血管重新連線上,對肌體的恢復是很有幫助的。
楊仙茅對這一塊水晶凸鏡一下想到了用途,將來可以做一個支架,放在病人要動手術的部位上面,這樣就可能可以更清楚地看見術野細小之處了。
至於這水晶圓筒鏡再慢慢琢磨吧,既然那波斯商人能把這玩意賣出重金,想必應該有他不同於普通物件的地方。
於是楊仙茅正要把這個圓筒放回了箱子,發現下面還有一樣東西,也是紅綢子包裹著的,顯得很是珍貴,便放下圓筒,拿起來開啟紅綢子,裡面卻是一本紙片都發黃了的線裝書。一看就是很有年代的東西,封面上篆體寫著《山海經》。
《山海經》號稱古今第一奇書,記載了各種神獸怪獸,以及藥物、祭祀等內容,雖然神奇,但坊間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