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壽禮在後面呢。”璨哥兒在一旁笑著說道,說完話拍了拍手,六個小內侍抬著三個大托盤走了上來。
“哦?還有禮物嗎?”皇上忍不住高興的問道,心中不由得感慨孫子孫女就是比兒子好,“這又是什麼?”
元哥兒帶著璨哥兒拿起托盤上的一幅畫冊慢慢展開,原來是一幅連在一起的畫冊,二人一邊展開一邊繞著花柱走,正好走到一圈合為一體,把畫冊兩端預留的綢帶繫上。大家這才發現,三層柱體每一層都預留了合適的卡槽,畫冊正好鑲進去。
元哥兒他們繫好,鴻琳和瑞哥兒也拿起一本畫冊慢慢展開,然後也是記在第二層上。第三層有點高,就元哥兒和鴻琳一起展開然後繫上。
皇上吃驚地看著畫冊,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這是朕?”
“皇祖父,每一層都是八幅畫,三層一共是二十四幅畫,代表著您登基二十四年!”瀾懿站在一旁給皇上解說著。
皇上趕緊湊近了看,果然是自己!
“瀾懿,你皇祖父登基今年可是二十五年了,你怎麼能漏算了一年呢?”二皇子在一旁說道,可是說完他就後悔了,這個花柱最上面是紅綢蓋著的,肯定是第二十五年啊!二皇子強忍著想抽自己的衝動,心中惱怒自己的嘴巴怎麼那麼欠呢!
不用瀾懿解說,皇上自然也猜到了,伸手拽下最上面的紅綢,果然是皇上的畫像。山河湖海為背景,皇上站在那裡指點江山,雖然畫工尚顯稚嫩,但卻把皇上的威勢和神韻表現的淋漓盡致,可見作畫之人對皇上的瞭解和敬愛!
太后娘娘和王皇后也忍不住起身,王皇后趕緊過去虛扶著太后走到花柱前仔細觀看了起來。
“喲!這不是皇上登基時的樣子嗎?”太后指著第一幅畫滿是驚喜的說道:“那時候皇上才二十多歲,正是精神著呢!”
“老祖宗,皇祖父現在也精神!”瑞哥兒站在太后娘娘身旁糾正道。
“對對,老祖宗說錯了,你皇祖父現在也精神著呢!”太后娘娘笑的合不攏嘴,這要是別人挑太后娘娘的口誤,就算不被訓斥過後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可是瑞哥兒確是太后最喜歡的,太后只有高興的。
“這幅畫是陛下去江南巡視的吧?”王皇后看著一幅皇上站在船頭的畫問道。
“對啊,這是正元三年,朕下江南那次。”皇上不由得仔細看了看那幅畫。
“老臣記得,當時遇上水匪,陛下一馬當先把水匪頭子斬於船頭,老臣當時可是嚇的快癱了。”徐閣老不知道什麼時候湊了過來,看著那幅畫也是滿滿的回憶。
“哈哈哈!”想起自己當年的英勇,皇上捋著鬍鬚大聲笑了起來 。
“還有這幅畫,陛下微服私訪,看見老農推著一車麥子上坡十分困難,陛下就下馬幫那老農一起推車子。”安陽王看著一幅畫說道:“臣記得,那個坡十分的陡,臣當時又怕陛下傷著,又怕在那等野外遇到危險。上了坡後,臣威脅陛下要是再有下次,臣寧願被太后娘娘打板子也絕不陪陛下出宮了!”
“還說呢,皇帝當年微服出宮哪次不是你給打掩護?哀家可是連你母妃都找過的,可是也沒用啊!”太后娘娘想起那些往事還是忍不住埋怨安陽王。
安陽王也不害怕,太后娘娘哪裡是要埋怨他,“太后,你可知道,我當年可是沒少挨我母妃的柺棍兒!”安陽王一番話說的不少人都笑了起來。
李鈺瑄悄悄地牽著趙明葳的手默默地看著,突然湊到趙明葳耳邊輕聲道:“孩子們可比你用心多了。”
趙明葳也不回話,臉上依舊滿是笑意,只是在眾人不注意的時候狠狠地掐了李鈺瑄腰間的軟肉一下,李鈺瑄倒下了一口氣,這小女人是真的不能惹!
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故事,都代表著皇上的一段政績,元哥兒幾個的壽禮實在是送到了皇上的心坎裡。挨個兒看完畫,皇上回到龍椅上,看著元哥兒滿意的說道:“元哥兒很好!瑞哥兒、璨哥兒、瀾懿 還有鴻琳都很好!賞!”
元哥兒幾個自是高高興興地謝恩,三皇子則是最為高興,他就說把兒子送太子府去準沒錯!你看看,要不今天這樣的好事哪裡會有鴻琳,想知道這裡不由得得意的看了一眼 三皇子妃 。三皇子妃看兒子出風頭,自然也是滿心歡喜,見三皇子看過來,不由得悄悄比了一個了不起的手勢,三皇子轉回頭一副傲嬌地樣子繼續看兒子。
元哥兒幾個的壽禮實在是送到了皇上的心窩窩裡,看著幾個孩子在眾人的誇讚聲中泰若自然的樣子,不由得在心裡感慨太子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