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項事業之中。

此後,李金元開始進機器、上裝置、建廠房、招納人才,真刀實槍地幹了起來。為了確保成功,李金元將全部的心血都撲在這個專案上,連春節都是和自己的員工在工地上度過的。

然而,任何高科技產品的轉化,都有一個從實驗室轉向大批次生產的問題。在實驗室特定的實驗環境之下,有高精密、尖端化的科學儀器,再加上知識淵博的學者、專家小心翼翼的操作,即使失敗了,尚可以重來,兩次不行來三次,可以週而復始地迴圈往復進行實驗;但科學技術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卻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它對廠房的要求、對科技人員的要求、對周圍環境的要求等,都是相當嚴格科學的,這裡面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稍有疏忽,就會全盤皆輸,一敗塗地。不幸的是,在這一點上,李金元顯然走了背運。

就在李金元準備以“慶功酒”來犒勞自己離滄入津一年半的辛勞時,“骨參”專案宣告試驗失敗。這對李金元來說可真是一次致命的打擊:買技術、買裝置、徵地、建廠房,加上相關費用,李金元整整砸進去兩千多萬元人民幣,不僅包括他全部的家產,還有向親戚朋友借來的錢。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在他接到實驗失敗訊息的一瞬間化為烏有。

天津街頭,從滄州奔來的這頭“雄獅”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艱難,什麼叫挫折。四月的天津,河裡的冰剛剛解凍,三十多歲的李金元在凌晨兩三點鐘跳進河裡游泳。水涼如冰,但李金元並沒有感到絲毫寒冷,此時的他反倒拿這樣的“冷桑拿”當作自己最好的精神宣洩。

面對困境,李金元沒有失去自己的信心,在經過短暫的痛苦迷失之後,他對著情緒一樣低迷的天獅人,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我決不能站著出來,躺著回去!”

此後,李金元開始冷靜地思考: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雙面性,“骨參”專案的失敗也一樣,“天獅”要想發展,就必須接受暴風驟雨的洗禮,並把苦難變成自己的資產,直面現實,把事業進行下去。李金元恢復了平靜。他相信,只有平靜地接受失敗,才能忘記昨天,才能有自強不息的奮鬥動力,才能有充滿希望的明天。

當李金元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有的夥伴已經離去。他們認為,“天獅”受此挫折,倒閉無疑。而沒有離開“天獅”的夥伴們,則紛紛勸告李金元,放棄生物科技專案,重新轉型,做自己熟悉的貿易和傳統的工業專案。李金元當然能理解這份勸告的分量:那裡面,既有一份對他的關心,更有一種對“天獅”命運的憂患之情。

然而,李金元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骨參”專案的失敗讓他深深體會到了自行研發能力對於企業的重要性,雖然民營企業進行科技風險投資的道路佈滿荊棘,但卻有著無限的發展前景,值得每一個目光遠大的企業家勇敢嘗試。

痛定思痛後的李金元決定率領天獅人搬動一枚巨大的棋子:與聘請專家指導相結合,走公司辦科研的道路,培育自己的技術力量,走科技生物工程的發展之路。

創業歷程(3)

1994年深秋,李金元叩開了著名食品專家鄭教授的家門。李金元和鄭教授的友誼也因為那輕輕的叩門聲而開始結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鄭老最終接受了李金元的邀請,決定親自到“天獅”幫助技術攻關。在鄭教授的帶動和李金元的盛情邀請下,相繼又有一大批著名的中國食品技術專家加盟“天獅”。在廣大技術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天獅”終於慢慢從困境中走出來,並從此展開飛翔的翅膀。

直銷拯救天獅

1994年9月,對天獅人來說,的確是一個收穫的金秋季節;李金元和天獅人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真正成功——天獅人自行研發的生產工藝全線貫通,並實現了大批次生產。一度籠罩在李金元和天獅人頭頂上的失敗陰霾終於散盡。李金元高興得像個小孩,點起鞭炮慶賀“天獅”的勝利。

在“天獅”的全體領導人會議上,產品被確定為“天獅營養高鈣素”。它透過從動物鮮骨中集中提取鈣質研製而成,是一個很有創造性的高科技生物產品。專家認為,“天獅”是中國最早成功地從動物鮮骨中提取鈣質的企業之一,“天獅”營養高鈣素的問世,是中國民營企業從事高科技研發的輝煌成果,凝聚著李金元和“天獅”人對高科技的追求。

天獅營養高鈣素的問世,也順應了人類保健的大趨勢。鈣是人體內最活躍的元素之一,是人類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需要補充的物質。“天獅”對人體補鈣的較早認識,包含著食品專家、醫學專家和營養專家的集體智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