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輩分最崇高,被尊稱為“莫老師太”。在電影《黃飛鴻》中,她和飛鴻之子黃漢熙都擔任了顧問。
兩集《黃飛鴻》面世,10月上映造成全港轟動,武林人士更是熱情捧場,使該片創下年度粵語片賣座最高紀錄。
1950年,朱愚齋的另一部關於黃飛鴻事蹟的作品《嶺南奇俠傳》問世,帶動了黃飛鴻題材創作熱。同年《黃飛鴻》電影的第三集《血戰流花橋》和第四集《梁寬歸天》上映。此後幾年,黃飛鴻電影一部部推出,如《一棍伏三霸》、《初試無影腳》等,這系列影片的武打場面逼真、精彩,表現了飛鴻及其子弟鋤奸扶弱、匡扶正氣的精神,深受觀眾喜愛。
20世紀50年代,香港出現了一位“播音皇帝”,這位享有如此盛譽的播音名家叫鍾偉明。鍾偉明名氣這麼大,一大半原因是因為播講“黃飛鴻故事”。他播講的黃飛鴻故事開始後,人人都往家裡趕,回家聽收音機。趕路回家的人經過人家的門口,都在聽“黃飛鴻”。等趕到自己家中,情節都全知道,一點不拉下。
到1959年香港已拍了62部有關黃飛鴻的電影。為了紀念這一盛事,黃飛鴻的親屬莫桂蘭、黃漢熙還與《血戰流花橋》的演職員合照。照片上,導演胡鵬坐在中間,他的右邊為梁寬的飾演者曹達華;二排中間站著的是飛鴻扮演者關德興;莫桂蘭和黃漢熙分別站在第三排和第四排中間。
在電影作品問世的同時,黃飛鴻題材的小說也不斷湧現。我是山人著的《黃飛鴻正傳》於1953年由香港南豐出版社出版,而後有李世輝(筆名馬雲)著的《大鬧丁家莊》、《花地殲惡霸》、唸佛山人的《黃飛鴻外傳》以及忠義鄉人所著的、目前所見最長的一部黃飛鴻題材的小說《黃飛鴻再傳》。這些作品極大地頌揚黃飛鴻的俠義精神,擴大了他在民間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香港一共生產了60部黃飛鴻電影,它是黃飛鴻電影的黃金時代。60年代也產生了13部黃飛鴻電影,當時香港出品的傳統粵語片日漸衰落,王風導演的黃飛鴻題材的作品《黃飛鴻威震五羊城》、《黃飛鴻醒獅獨霸梅花椿》、《黃飛鴻巧奪鯊魚青》等,曾在60年代末給粵語片打了一劑強心針。
黃飛鴻電影走紅,使莫桂蘭成了焦點人物。1970年已經七十多歲的莫桂蘭,應香港無線電視臺之邀,參加了該臺的“歡樂今宵”節目。在與主持人及其他嘉賓共享歡樂後,“莫老師太”在千萬觀眾面前表演了莫家拳的“拗碎靈芝”。儘管她已七八十歲了,但舉手投足、一招一式還是那樣有板有眼,足見其功力之深。
進入20世紀70年代,開始有了黃飛鴻題材的漫畫面世。僅香港就有四位漫畫家出版了黃飛鴻題材漫畫集。其中有漫畫《廣東十虎》、《黃飛鴻全集之武學之顛》等。當時香港非常流行漫畫式的“公仔書”,這些根據飛鴻故事改編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
香港電影史專家餘慕雲2001年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談到,黃飛鴻電影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關德興時期,也可以稱作胡鵬時代,光胡鵬就拍了59部之多。胡鵬去臺灣後,原來的編劇王風接著拍了十幾部,人物形象都是反映中年黃飛鴻。第二個時期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吳思遠在嘉禾拍《醉拳》,由袁和平導演,這個時期演員的代表人物是成龍和洪金寶,反映的是青年黃飛鴻。第三個時期是從徐克開始的,20世紀90年代共拍了十幾部黃飛鴻電影。
90年代香港一共拍了14部黃飛鴻電影,傳統的黃飛鴻電影一部都沒有。著名導演徐克用李連杰扮演黃飛鴻,拍攝了幾部黃飛鴻系列片,在海內外都叫好叫座,重振了武林英雄的雄風。值得一提的是袁和平執導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其中的黃飛鴻還是個少年,扮演黃飛鴻的竟是女演員曾思敏。
黃飛鴻形象在銀幕上大放異彩,他的徒子徒孫們則在全球各地傳播其武技。一代又一代的武技傳播者,將黃飛鴻這位武林宗師推向了全世界。
飛鴻的再傳弟子趙教、邵英夫婦,將黃飛鴻武技傳給兒子趙志凌。趙志凌在義大利羅馬授徒,傳授中國南派武藝。而後他建立國際洪拳趙志凌國術會,先後在瑞士、德國設立趙志凌國術會分會。他還在美國、新加坡等國開設武館,傳授黃飛鴻的功夫,讓中國武術在世界各國發揚光大。
除了趙志凌在美國開有武館,飛鴻的再傳弟子中還有餘志偉等人在美、加等地傳授中華武術。美國的《功夫》雜誌,曾對鄧芳、阮凌、餘志偉等人作過詳細介紹。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