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上村顏之丞中將的日本第二艦隊侵襲海參崴的失敗,是因為日本空中力量和戰略概念的匱乏而失利,日本第三艦隊一部在日本海上攔截白強遠征艦隊失利是因為種種原因白強的滑翔動力傘兵的奮勇,都是因為武器裝備的落後才造成的,現在,海參崴之戰,中日的大戰,則是以日本的偷襲和優勢開始,其超級的戰列艦隊華麗的攻擊,依然失敗,這就宣告了,在中國的新銳海軍空軍面前,日本人,日本的軍隊,已經完全走了下坡路了。
日本人,日本的國運,日本的太陽神,都將在它西面大陸的崛起光彩之下,黯然失色!
一輪新的太陽,正在亞洲大陸上冉冉升起,這,就是中國。
天津的袁世凱發來了賀電:“驚聞中國新軍在海參崴全殲日本與英國的海空聯軍,不勝欣喜之至!北洋新軍於中國新軍的勝利與榮耀,感同身受!中國新軍,國之柱石。擎天偉臂!”
北京的王文韶,在中國新軍的眼裡是個保守派,沒想到,也發來了賀電。欣喜若狂之情,溢於言表。“欣聞中國新軍大勝倭寇,涕淚冠於衣衫,韶等安然坐鎮京師,東北望盡天涯,魂魄牽引,遙為新軍鼓呼,誓死為中國新軍後援!”
山東,河北,兩江,湖廣,兩廣,閩浙,各地的督撫無不歡欣鼓舞,紛紛來電祝賀,尤其以負責上海管理的兩江總督劉坤一最為激動懇切。“問中國新軍慄大僵局,趙大將軍,歐陽將軍,白強將軍大安!欣聞貴部在海參崴擊滅倭寇精英一部,不勝感激至極!貴部將士用命,統領有方,一戰殲巨寇醜類數萬,一雪我大清十年之頹廢恥辱,更將告慰我湘軍將士沒於遼東之田莊臺諸役之魂靈,我等卑鄙,忝為國家大員,無能為力,只有翹首北望,更期待諸位將領,躍馬朝鮮半島,橫渡海峽,踐踏遍東瀛扶桑彈丸瘠土,犁廷掃穴,全殲殘餘匪類,頓我國家於磐石之安。下官攜東南父老,簞壺跪迎於草澤!”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在中日甲午之戰的後期,淮軍慘敗,清庭動用主戰的湘軍六萬餘出關迎戰,在田莊臺等地先勝後敗,最後全線崩潰。統領為吳大徵。
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電報,往來紛飛於九天之上,傳達於中華民族熱血男兒心中,自然能煥發起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自尊豪邁氣概。同祖同宗的手足之情。
慄雲龍感動了,趙陽剛感動了,歐陽風感動了,白強感動了,所有的中國新軍都感動了,
血濃於水,國人情親。
就連遠在西安,對中國新軍愛恨交加的滿清帝國的最高領袖人物,皇帝光緒和太后慈禧,也都發來了慰問和嘉獎的電報。以火熱的語言,傾訴著內心的喜悅。
清廷在第二天再追加一封電報,獎賞海參崴的中國新軍將領白強為鎮倭侯,黃馬褂一襲,雙眼花翎,黃金五百兩,太子少保。同時,加慄雲龍為多羅英勇郡王,趙陽剛為多羅睿智郡王,歐陽風為多羅勤謹郡王!三人俱加太子太保銜。
光緒皇帝在賀電裡慰問道:“卿等英勇善戰,殲滅倭醜敗類於頃刻,不唯洗雪舊日之恥辱,頓揚我大清國威於四方,功勳高於千古,壯烈雄比內外。”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細節,慄雲龍等人是不知道的,那就是,當電報傳達到了西安以後,光緒皇帝喜形於色,竟然孩子氣般在朝堂上亂呼亂叫,好象得了什麼奇病,引得眾大臣面面相覷,之後,大家都聽聞大捷,才鬨堂沸騰。
西太后在面對皇帝的獎勵時有些猶豫,皇帝就說,“此時不獎,焉能揚我胸中怨恨!即便將來慄趙等人違逆,我大清也該有暫時之胸懷氣度!”
西太后沒有往常的鄙視和壓抑,反而有了笑容:“皇帝有仁君寬闊雄偉之氣,想必這些桀驁之徒亦當受一二感化!”
當然,這些,只是電報往來,明著,大清帝國已經和英國接觸,表示了中立之意,為了保護東南地帶的物產民人,不能不忍辱負重。
還有讓慄雲龍感到興奮的是,世界海外的各地華僑華人,紛紛電報向中國新軍表示祝賀。於是,慄雲龍傾聽到了那些久違的聲音,看到了久違的名字。
逃亡美洲墨西哥邊考察政治的維新派靈魂人物的康有為,致電祝賀。
從日本又逃往美國的梁啟超致電祝賀。
在日本留學或者活動,因為中日交惡而紛紛棄學歸國別往他處的一介新銳人物,後來的革命黨人,孫中山,黃興,章太炎等,也紛紛具名祝賀。大清帝國駐海外各國的領事們,也紛紛祝賀。
大勝之日,舉國同慶,此情此景,怎堪寂寞?
在奉天,在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