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4 / 4)

這回連那鬼都笑的要內傷。

段家村在解放前其實並沒有村長,解放後宣傳破除封建思想,便把族長的頭銜改成了村長,私下裡行的還是早時候的規矩,由每一任村長在去世前選擇最有威望的後代繼承位置,至於外人說的所謂選舉、村官都跟段家村沒有關係。

林言莫名其妙的榮升祖先寶座,連村長都對他敬畏有加,當晚帶兩人去祠堂看段家族譜。從村長口中得知,段家在明永樂年間做鹽商起家,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在第三任東家段逸涵時達到頂峰,銀庫白銀百萬,修建祖宅的每一塊磚石都用豆漿浸過,每一幅壁畫都由名師繪製,清明祭祖大擺七天流水宴,過年搭臺請當紅班子一連十天唱大戲,十里八鄉的鄉民都趕來看熱鬧,太原府六州二十二縣富家一方。

段家從永樂年一直興盛到清中期,之後不知為何開始節節衰敗,彷彿一夜之間財神爺改了喜好,段家做什麼賠什麼,去法蘭西進貨的商船,去蒙古販賣皮草和高粱的車隊,以及南下販茶的馬幫都一去不返,巨賈之家入不敷出,債主上門索要股銀,很快開始變賣家當。直至清末煙館盛行,從東家、姨太太到少爺小姐,乃至下人管家皆抽大煙,以至於把賣祖宅的二十萬兩銀子揮霍一空,段家在晉陽再無容身之地,在偏僻村野買了十幾間茅草房,舉家遷來現在的段家村。

“後面一座山就是陵山,段家世代先祖就葬在山上,我們搬來祖墳處居住,就是為著愧對先祖,只能給守祖墳給先人賠罪。”

林言點頭:“怪不得村裡的房屋最老的看起來也不過一百年,原來段家是後遷來的。”

祠堂昏暗,沒有通電,點了一盞煤油汽燈,林言和蕭鬱坐在桌前翻族譜,書頁因為時光的浸淫而變得煙黃酥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