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危害;其次,若要他們不出手相助另一派,陛下應給予厚恩;最後,陛下對打的那一派,也不能一棍子打到十八層地獄,最多隻能重傷,千萬不能露出要徹底消滅他們的意思。”
萬昌有些明悟,卻又似乎沒有全懂,不禁問道:“先生不妨說得具體一些,先生,依你之見,朕該當如何拉一派打一派?秋臨江這摺子,莫非便能促成先生所說的連橫之策?”
黑衣人道:“正是。”他的聲音仍然平靜如水,完全沒有一絲異常的波動:“秋臨江的摺子的確能給陛下提供一個不錯的機會。”
萬昌面現喜色,忙問道:“先生快快請講!”
黑衣人道:“秋臨江這摺子,所針對的,主要是朝中文臣。從他的奏摺裡面可以看出,他對於朝廷用人不公這個情形最為反感。秋臨江是寒門出身,他的意見基本上應該是可以代表朝中其他寒門官員的意思的。寒門士子苦讀多年,方有機會高中為官,而名門子弟就算是出了名的紈絝,只要年紀一到,也照樣能被塞進各個衙門當官。如此一對比,寒門士子自然心懷不忿。可是他們即便心懷不忿,卻也沒有辦法,國朝制度便是如此,豈是他們那些無權無勢之人可以改變?然而秋臨江這次站出來,一篇奏摺就將事情擺在了檯面上。如果陛下聽從了他的意思進行改革,最高興的當屬寒門士子。”
他說到這裡,頭微微一偏,萬昌頓時感覺到他正在看著自己。黑衣人的聲音越發低沉:“而寒門士子對陛下的依賴是最大的。”
他不等萬昌皇帝說什麼,繼續分析:“拋開個人忠貞來看,寒門士子對陛下越是依賴,就只能越發的聽命於陛下,而如果陛下真的收了世家之權,這空出來的權力最後也肯定只能是由他們來掌握,這樣他們豈能不高興,不支援?當然,寒門士子的支援是理所當然的事,倒也不必多費唇舌。關鍵的一點則是下一條,外四家的看法。”
黑衣人侃侃而談:“外四家的利益根本,是軍權。而除了軍權之外,也不是就沒有別的利益可以打動他們了。以雲家為例,燕雲衛、真定衛、太原衛這三個大衛的軍權是雲家的根本,陛下但凡有威脅到這一點的舉措,都會被雲家視為必須反抗之事。然而云家是否只有軍權這一個利益呢?非也,雲家至少還有兩個大的利益點。其一,是財權,雲家要養軍,光靠朝廷調撥的那點軍餉軍械是肯定不夠的,所以他們還需要有錢。雲家因家規所限,很少買田,但他們的煤礦礦山很多,其他產業也頗為不少,陛下可以試想一下,若是忽然下一道聖旨,要收了雲家的礦山和產業,雲家會做如何反應?財力是能影響軍力的,而軍力是雲家的基礎,所以雲家定然不遵。另外,雲家還有一個利益點,就是在朝廷裡頭跟沈家的無字聯盟。雲家有了沈家的支援,則朝中便有人為他們說話了,沈家有了雲家的支援,便有二十萬大軍為其奧援了。所以不論怎麼看,這兩家的聯合都是合則兩利之事。然而若看得更深一點,便能發現,如果沈家沒有和雲家聯盟,對於雲家來說雖然少了朝中的代言人,可對他們的基礎實力卻是毫無影響的……這一點,才是關鍵!”
萬昌皇帝畢竟是聰明人,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哪裡還能不明白?當下臉上便浮現出開心地笑容:“也就是說,雲家沒了沈家,不過是壁虎沒了尾巴,除了難看點,並無其他影響;而沈家若是沒了雲家,便成拔了爪牙的老虎,不過看著威風罷了……先生可是此意?”
黑衣人很是難得地拱了拱手:“陛下果然聰穎過人,明見萬里。”
萬昌皇帝笑道:“先生不必客氣……嗯,先生的意思就是,雲家對沈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而沈家對雲家來說,則可有可無?……所以朕若是真要執行秋臨江的變法摺子,可以拉攏雲家,孤立沈家?是也不是?”
黑衣人點點頭:“大體便是如此。”
“那麼對於其他內三家,也是照此辦理?”
“原則上差不多,即便有所不同,也只是細節問題。”
萬昌點點頭,忽然又道:“只是,這拉攏邊軍,究竟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讓他們老老實實地不出來為內四家撐腰呢?”
黑衣人道:“陛下問得好,這代價多少,正是此中關鍵。若是陛下願意付出的代價太少,怕他們不幹,可若是代價太大,則陛下這邊又恐不划算。所以這裡邊就有講究了。”
萬昌點點頭:“先生請為朕細細剖析一番。”
黑衣人道:“沈顧秦杜四家,皆是世襲罔替之超品國公之家,忠賢德馨之名天下俱知。”他這般說著,自然能看到萬昌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