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霆現在雖然還沒打算表露出意向,但其實他心裡早就打算幫沈家一把了。朋友的敵人就是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作為林曦一系的勢力,他秦家跟雲家算是盟友,而云家同時又和沈家也是朋友,正巧林曦、雲家和沈家又都跟顧家是敵人,於是顧家顯然是個敵人,而沈家顯然是自己的朋友……當然,即便如此,也只有到了關鍵時刻,他才會站出來表態,因為這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秦、杜二人不急,可右相顧恆就不能不急了。文官集團能夠成為集團,靠的可就是巨大的聲望和能夠給門下依附的官員拿到官職。若是這兩點做不到,那自然是人心渙散,各奔東西了。江蘇巡撫這樣一個文官二品大員的職位能不能掌握在他的手裡,那可是相當重要的。這些年顧家一直被沈家暗暗壓制著,門下許多官員都有些為顧家和自己的前途擔憂了,好不容易和太子聯盟提高了那些人的信心,如果馬上就出現一個江蘇巡撫位置被沈家搶去的變故,這些人就算不至於因此改換門庭,也必然在心裡把顧家看低幾分,顧恆如何受得了?
所以顧恆一聽沈城的話,就道:“左相所言雖也在理,不過本相這裡,卻也有一人,足任江蘇巡撫一職。”
沈城微微皺眉:“不知右相所指何人?”
顧恆道:“正三品通政使司通政使孟毅是也。”
沈城一聽,頓時目光一凝,通政使司通政使?
所謂通政使司,乃是中央掌受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的官署。簡稱通政司,俗稱銀臺。前身為察詞,國朝開國時置,掌受四方章奏。十年後,始設通政使司,長官為通政使。職掌出納帝命、通達下情、關防諸司出入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建言、申訴冤滯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時匯進在外之題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徑自封進者則參駁。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機密則不時入奏。通政使還參與國家大政、大獄及會推文武大臣等朝廷大事。承平十二年,進一步加強了該司的權力。小成王之亂後,通政使司改制,其後主要職責是收納各省題本,校閱後送交內閣。查有題本不合規制的,揭送內閣參辦;如題本有逾限期的,則須移文有關部門議辦。在京各衙門的一切奏本,不分公私,也均須送通政使司呈進。因前朝有通進銀臺司掌接受四方章奏案牘,故別稱為銀臺。
這個正三品的通政使,因為有先於皇帝和內閣一步檢視各地奏章的權力,所以歷來為朝廷和門閥世家所看重。皇室強勢時,則通政使多為寒門官員,門閥強勢時,則通政使多為門閥親信。顧家早些年好不容易弄到這通政使的位置,頓時就氣焰大漲。可以想象,地方官員有要是稟報,而通政使要是看此人不爽,則可以隨便找出藉口扣押和駁回,古代傳信可比不得後世,那是相當的慢,一件急報在路上來來回回N次,黃花菜都涼了。所以萬一有不要命的通政使把奏章藏住不呈,那問題更加大了,有什麼後果誰都難說。所以這個雖然只是正三品,可權力權勢卻決然不小。
沈城老眼眯成一條縫,通政使這個位置,難道顧家捨得讓出來?
卷二 坐看長空飄亂雪 第51章 巡撫之爭(二)
這一章內容只有2600字這麼長,又正好可以分節,所以無風也不故意湊字數,多的600字送給大家便是!嗯,不過求點鮮花啥的,不過分吧?
分割線
顧恆也沒在意沈城的眼神,只是繼續道:“孟毅乃廬州世家出身,家中先輩出仕者甚多,乃是廬州名門,此人是隆慶三年進士二甲第五名,才華橫溢,品貌兼優,自小便是廬州出了名的孝子,正可謂德才兼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