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
萬昌天子聽了江濤的話,眼中精光一閃,不過馬上又恢復那淡定的模樣,看著江濤,微微笑了笑,道:“江愛卿之言,朕甚是嘉許。……不過,眼下這戰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兩位國公各執一詞,朝廷該如何處置,這些事情,不知道你們幾位有什麼看法?”
“請聖上乾綱獨斷,臣等謹遵聖意。”這一次幾個人倒是十分有默契,一齊說道。
“唔,請朕乾綱獨斷?呵呵,很好嘛,說到處理辦法的時候就都說要謹遵聖意了。”萬昌天子不置可否的哼了一聲,用食指在椅子的扶手上敲了敲,語氣冷了一些,道:“那朕就遂了你們的意思,乾綱獨斷了。依照江愛卿方才所言,遼人的主力既有可能還留在夏州,也有可能已經分兵奇襲太原和雲中去了。現在兩位國公一齊請械請餉,朕又沒在前線,如何知道遼人究竟在哪?那這軍械軍餉自然也沒法發對人……既然如此,兩封奏摺一併留中不發,軍械軍餉之事,等確定遼人主力在哪了再說!”
雲錚和周濬一齊皺眉,這算什麼,各打五十大板?雲錚心裡想了想,覺得萬昌皇帝這個辦法絕對不是像他現在表現的這樣,好像是因為自己幾人不表態而惱火,而是他早就決定好了的,目的就是繼續壓縮給邊鎮的軍械軍餉,這個辦法跟新軍的事情是配套的。
不過不管是雲錚還是周濬,都沒有說什麼多話,這個事情,皇帝說給就給,他說不給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更何況他眼下也還有個勉強能算理由的理由。至於冷翔和江濤就更不用說了,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算是中國的一項民族傳統。
萬昌皇帝似乎早就習慣邊鎮的這種沉默,絲毫不把他們不開口當一回事,倒是十分自然地接著道:“今日召諸位愛卿過來,除了這北疆戰事之外,還有一件事是現在就必須商討確定的。就是關於新軍組建和訓練的一些問題……你們四家為我大魏鎮守邊關多年,於這練兵一道都很有見的,所以朕想聽聽諸位愛卿的看法。”
雲錚幾人互相對望了一眼,都覺得萬昌皇帝這話不知道從何接起,這個問題太大了,你皇帝不問清楚,我們從哪裡開始說呢?
萬昌皇帝一見他們的樣子,頓時明白過來,咳了一聲,丟擲一個問題:“首先是,新軍集訓,地點定在哪裡最好?……諸位愛卿,有何看法,都說說吧。”
地點定在哪?這個問題可不是說著玩的,按照軍餉自理的原則,新軍的軍糧勢必也是各家自己負責,那麼著集訓的地點離自己的大本營越近自然就越划算,因為路途中的消耗越小。於是兩個大軍閥頭子和兩個大軍閥頭子的代表頓時思考起來。
按雲錚的想法,最好的地點莫過於河南和山東,這兩個省離雲家的地盤最近,從大名府這個雲家轄區南部最大的城向河南山東運送糧餉都是比較方便的,而且因為距離不遠,損耗也必然最小。
雲錚一想明白,馬上張嘴就要搶先說出自己的看法。
不料他還沒開口,就先聽見江濤的聲音響起:“陛下,臣自從聽見建立新軍的訊息之後,就一直有一個疑慮,不知當問不當問。”
這一句話不僅雲錚他們三個邊鎮沒料到,萬昌天子也微微怔了一怔,他略一皺眉,淡然道:“問吧。”
………………………………………分割線……………………………………………
書開這麼久以來,別的不說,至少從沒斷更過,希望大家收藏一下,順便給點鮮花,也算是無風碼字的動力,謝謝大家了。
卷一 且把風流唱少年 第137章 不練步騎練水師
江濤見皇帝點頭,俯首問道:“聖上給於我們江家六個衛的編制,但不知道這六個衛是不是一定要是步騎臣的意思是,若江家這六個衛三萬三千六百人不練步騎,而改練水軍的話,是不是也同樣可以?”
“改練水軍?”萬昌天子這次算是被江濤很是驚了一驚。(}因為在他看來,精銳的步騎才是實力的象徵,才是可以依靠的力量。江濤竟然要把這難得的六個衛的編制不練步騎,卻傻兮兮地改練水軍?這不是捨本逐末麼?再說那水軍的艦船的建造和維護費用,那可真叫一個大吞金獸,江家雖然因為海外貿易賺了不少錢,可是他就真的有這麼雄厚的資本和家底可以如此揮霍了?
“陛下明鑑,臣確有此意。”江濤不急不忙地道:“陛下,臣曾多次上書朝廷,例舉南洋水師之疲弱,言其對南洋海上商路之維持早已不堪承擔,眼下南洋貿易額度節節攀升,可是每年被海盜侵擾的海商也越來越多,損失也越來越大……臣總督兩廣,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