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2 / 4)

小說:極品少帥 作者:低訴

皺眉沉吟道:“略粗,略大。”

雲錚點了點頭:“不僅是粗和大,而且略弓身長一些,這弓比尋常弓箭射程差不多要遠一半,有效射程可以達到四十五丈,以此弓裝備我軍,其射程正好可以跟上這魚鱗陣的間距。”

曹睿大吃一驚:“鷹揚衛裝備了新弓?不是鷹揚衛和鳳舞衛的弓箭都來自於林東林南兄弟嗎?他們手裡哪來這麼好的弓箭?”

雲錚呵呵一笑:“林東林南兄弟是給我們提供過一批弓弩,不過那批弓弩沒用多久,下面的兒郎們力氣長了起來,覺得那弓不帶勁,沒辦法,我這個做都指的,只好想辦法再給他們弄了一批新的,就是這批了。”雲錚這話倒也不算胡,這批弓的原型來歷,其實是東方無晴試製新式手弩的弓弦之後,發現了一種可以提高射程的新制弦法,然後就順便做了一把弓,覺得還不錯,便上報給了燕京。雲錚還是從上次南下的那批工匠處知道這個訊息的,他一貫關注遠端殺傷力,一聽這訊息,立即就讓當時還比較清閒的工匠們趕製了一批這種新式良弓,用以裝備鷹揚衛。

所謂有效射程四十五丈,按照大魏的度量衡計算,有一百三十多米,相對於普通的步兵弓箭,射程確實很遠。當然這個射程只是普通步兵弓箭,專門的弓箭手和弩箭手所配備的弓弩射程更遠,更別車弩床弩之類巨型弩箭,這個暫且不提。

曹睿目光一陣閃爍,忽然問道:“如此強弓,鷹揚衛每個士兵都能開得了?這算是幾石弓了?”

雲錚微微一笑:“倒也不多,兩石而已。”

曹睿吃了一驚:“全軍都有兩石之力?”

雲錚也不奇怪他的驚訝,點了點頭:“不錯。”

曹睿這時才真正對鷹揚衛的戰鬥力起了一絲畏懼,按照大魏朝的度量衡計算,兩石之力,放在後世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來斤,每個士兵都能開一百五十斤的弓,這樣的軍隊如果還不算精銳,那天下怕也就沒有誰敢稱強軍了。

後世人對重量和力量比較缺乏直觀的認識,就雲錚穿越前,十八歲那年剛剛進大學,讀的是警官院校,他自己入校前還是經過了體能測試的,當時清明節他去祭祖,在農村裡玩耍,拿一袋90斤的大米往肩膀上扛,挺舉了三次才算上了肩膀,這樣一,一百五十斤的力量是什麼概念就比較清晰了。

按照雲錚所讀《宋史》上的法:“(岳飛)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宋朝跟大魏的度量衡不同,一斤是五百九十七克,當時三百斤,等於後世三百五十斤,岳飛能拉開三百宋斤的強弓,明他雙臂一晃,至少有三百五十斤力氣,而這時候,他還“未冠”,也就是,還不滿十八歲。就是,穿越前自我感覺身體挺棒的雲錚,三個綁在一塊,還不如岳飛一個人的力氣大。

古人體質未必勝過後人,只是他們科技水平落後,幹什麼都得動手,粗活兒笨活兒幹多了,力氣也就練出來了。岳飛出身農家,打小參加勞動,雖然在夜校念過兩天書,卻從來沒有正式在學校裡待過(參見《宋嶽鄂王年譜》卷1),他那驚人臂力,應該有一部分來自鍛鍊,另一部分來自遺傳。按《宋嶽鄂王年譜》,岳飛的太爺爺叫嶽成,他爺爺叫嶽立,他爸爸叫嶽和,嶽成、嶽立、嶽和這爺仨,三代貧農,只會在土裡刨食,沒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他們除了名字什麼也沒有留下,所以我們不清楚他們是否也是天生神力。但是據《宋史》記載,岳飛的大兒子岳雲力氣挺大,每逢出戰,手持兩隻鐵錐槍,每隻重達八十斤,舞動開來,呼呼生風,只見黑氣,不見人影,這份力氣想必是從岳飛那兒繼承來的。

大魏朝看來是出不了岳飛和岳雲的了,不過卻出了個雲錚。雲錚所開的逐月弓,乃是大魏的六石強弓,要拉開它,足要四百五十斤的神力,所以雲錚才能一箭即出,威震兩軍。

主帥神勇難當,士卒也個個勇武非凡,如此一支軍隊,威懾力自然不是蓋的。曹睿心裡忽然有些彷徨,陛下現在不知道怎麼想的,動作一次比一次大,尤其是現在的新法,得罪的人真是海了去了,現在雖然還剋制著不去招惹外四家,但看看冷家在四川的情況,這樣下去外四家肯定也要被新法的動亂牽連在內,到時候萬一朝廷出了什麼狀況,一旦再次出現邊軍勤王進京的事,只怕不僅皇室權威要越發淡薄,就連內四家也肯定不復往日光景。

他這麼想並不奇怪,任何一個皇權的威嚴,都是需要軍力來支撐的,而文官集團的權力,到底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