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十分親密,經常一起出入揚州湖這裡的一些高檔青樓和畫舫,出雙入對,好得幾乎就是同穿一條褲子了。因為這層關係,鄧得光在揚州可謂手眼通天,基本上揚州府衙內部有什麼情況,他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而且府衙的任何舉動,也都不會影響到他鄧大佬。
然而自從羅畢大人外調,蔣福山來知這揚州,鄧得光的日子就忽然變得有些風光不再。蔣福山是個寒門出身的官員,他對於前任羅大人的屁股可不怎麼愛擦,尤其是對於鄧得光這樣的混混頭子,更是不屑一顧。名門官員大小出身高貴,這些個混混頭子在他們面前奉承慣了,所以他們總覺得這些人無非就是霸著一塊地盤收點保護費,真要說有什麼大惡,他們根本不信。再說這些人收保護費對於這些名門官員來說本來就有好處,這些混混們都是很會跑門路的,跑門路總是要錢的,可以這麼說,收一百貫的保護費,至少有一半要進官員們的口袋。所以名門官員對於治下的混混們其實挺不錯,只要不鬧出太嚴重不能收拾、捂蓋子都捂不住的事,基本上他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但是蔣福山卻是名門出身,寒門出身的人有些與名門出身的人不同,他們小時候多半是貧寒之家,少有一些是家境還算過得去的商人之家,總之社會地位都不高,家裡也沒有什麼大的、可以依靠的勢力,出身底層的他們經常看見惡霸流氓們的惡行,所以對於這種人十分痛恨,等到他們一朝登科入榜,衣錦還鄉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