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攻城模樣的雲逸,金明擇膽怯了、畏懼了,只剩四萬兵力的他,聰明乖巧地選擇了獻城投降。
雲逸看見金明擇使者的時候,很是驚訝了一陣,投降?似乎在他的字典裡面,第一次出現這兩個字一樣。不過他畢竟是帶老了兵的人,立即表示接受金明擇的投降,並且表示將暫時委任金明擇為惠山郡守,並且將建議雲少帥同意這項任命。當然,軍權是肯定要交出來的,這點沒有商量,不答應的話,那還是手底下見真章的好。
金明擇萬分無奈,又實在不敢跟雲逸開戰,只好大開城門,跪迎雲逸入城。雲逸隨即當著兩軍的面,暫時委任金明擇為惠山郡守,並宣佈將金明擇麾下的高麗軍收歸麾下,等請示雲少帥之後,再行決定這批人的去留。
………………………… ………………………… ……………………… …………………………
呃,看來晚上還得再加班加點補欠債,一月十五萬字的更新量總得保持住,這段時間長沙一下子暴雨大風,一下子有熱得出奇……好比今天,俺都出痱子了,暈。但天氣預報又通知,明天繼續大雨……這天氣,太反常了吧?莫非有亂天下的妖物出世了?呃……
卷四 海雨天風獨往來 第58章 高麗之主(二)
十月初一這一天,對鷹揚衛來說,是可喜可賀的一天。這一天,是鷹揚衛誓師南征的日子。
半個月前,雲逸佔領了惠山,徐邵揚兩路大軍分別佔領了江界和熙川,而云錚則佔領了金策。然後,這三路大軍打通了通道,終於可以全程陸路聯絡了。同時,這樣的戰略態勢也表明:高麗聯絡女真和遼國的陸上通道已經被鷹揚衛阻斷,整個高麗王朝最北邊的一塊條形領土已經完全被鷹揚衛掌控,而渤海、黃海、鯤海甚至東海……那都是雲家的天下。
高麗,已經成為孤國。
於是,雲錚發出命令,就地將原高麗正規軍和義軍進行整編篩選,挑選出十萬人,成立“治安軍”,分別駐守已經被鷹揚衛佔領的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和咸鏡北道。
大魏天朝北疆少帥、鷹揚衛都指揮使雲錚於金策大舉誓師,宣佈討伐忘恩負義的高麗朝廷真正掌權者慶大升,命令鷹揚衛十個衛分四路大軍南下,攻取平安南道和咸鏡南道,最後會師西京平壤。
此時鷹揚衛的戰績已經讓整個高麗朝廷和各路義軍心喪欲死,從兩萬對十二萬到一萬對十一萬,再到後來,甚至有小規模遭遇戰的時候,兩百個鷹揚衛戰士追著三千高麗正規軍一路狂跑……高麗人對鷹揚衛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
雲錚誓師之後,四路大軍彷彿四把利刃,從上到下直插高麗,高麗正規軍根本不敢抵抗,慶大升雖然也算高麗梟雄,可面對有著絕對戰鬥力優勢的鷹揚衛近六萬大軍,他也別無他法可想。按照現在的戰況判斷,僅僅鷹揚衛一個衛五千六百人,高麗就需要正規軍十萬左右,並且擁有堅城險關才擋得住,戰鬥力差距已經是天上地下了。
高麗上哪整出那麼多的軍隊來?原先高麗全國大概有二十五萬左右的正規軍,後來全國叛亂四起,一度增兵到三十五萬。但經過戰損、叛變、投降,特別是這最近雲家中斷了對高麗朝廷的援助之後,高麗朝廷再也養不活那麼多軍隊,加上朝廷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少,就算收刮甚至搶掠都沒了物件和地方,只好解散了一批,現在朝廷的正規軍大概勉強還有二十萬。可憐這最後的二十萬高麗軍早就被鷹揚衛嚇破了膽,哪裡還敢跟打著雲鷹旗的部隊交手?乾脆一路狂撤,直接跑到了開京,號稱死守京城。
平安南道和咸鏡南道的義軍也學乖了,大股義軍大多直接南逃,打算去南邊搶地盤。也有聰明一點的,就地宣佈棄暗投明,主動聯絡鷹揚衛,哭著喊著要接受整編。鷹揚衛因為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其實也沒破竹,都沒對手破什麼呀——所以屁股後面一大片的地方沒人戍衛,也正需要一批狗腿子。還別說,這群高麗人打仗不怎麼樣,當狗腿子倒是十分有水平,以至於雲錚感慨,難怪後世高麗棒子那個德行,原來是有遺傳基因的。於是大手一揮,這裡這裡就歸你當郡守了,這裡這裡就歸你做將軍了……不過一轉背,雲錚就立馬吩咐前來運送補給的雲浪,立即從河北巡撫衙門調集一批能治理地方的官吏過來,水平一般就行,反正這邊的人現在怕鷹揚衛怕到恨不得去舔他們的腳趾頭,隨便找點“天朝學子”來教化他們,那是看得起他們,難道他們還能有什麼怨言不成?扯那門子的鹹蛋!
話說這批投誠的傢伙們其實的確還算是聰明的,知道雲錚現在一路狂飆突進,後方肯定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