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3 / 4)

小說:極品少帥 作者:低訴

兵推誠同死生,因而全城上下,協力同心,決心死守城邑。但由於缺乏糧草,軍士漸漸死亡,只剩了幾十人。單于知道耿恭困頓不堪,想招降他,派使者對他說:“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妻以女子。”耿恭先假意應允,將單于使者誘上城來,親手將其殺死,炙於城上,使者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于大怒,增兵圍城,但始終未能攻下。

關寵剛被圍時,上書朝廷,請求派兵來救。適逢明帝已死,章帝即位,得到奏章,發下公卿計議。司空第五倫認為不宜出兵救援。司徒鮑昱說:“朝廷派人到危難之地,卻在關鍵時刻拋棄了他們。這樣一來,對外,會助長敵對勢力放憚無忌的氣焰,對內則會損害忠亮守節之臣。以後邊疆無事則已,倘若一時有警,匈奴再興兵犯境,你還怎麼派人帶兵為將呢?況且耿恭、關寵每人只剩軍吏數十人,匈奴包圍攻擊好多天,尚未攻下。可見他們雖人少勢單,卻盡力報國。應該調發敦煌、酒泉兵力,前往救援。”

章帝依議,遣徵西將軍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派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於建初元年(76年)正月,到柳中進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俘虜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匈奴見勢遁逃,車師國又歸降了漢王朝。但關寵業已戰歿,援軍諸將見此便欲棄耿恭回師。先前耿恭曾遣所部軍吏範羌回敦煌領取軍士寒衣,所以這次出征也在軍中。此時諸將欲退,範羌抵死不從。諸將不敢前進,無奈只得分兵兩千給範羌營救耿恭。範羌從天山北道進軍,遇大雪深丈餘。歷盡艱辛才到達疏勒城下。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匈奴攻城。大驚,準備拒戰。範羌在城下大呼:“我乃範羌,朝廷遣軍迎校尉耳。”城中皆呼萬歲。開門,見援軍相與痛哭。此時,城中僅餘二十六人。

第二天,耿恭等東歸。沿途,敵兵追趕騷擾,漢軍且戰且行。耿恭的人馬,從疏勒出發時尚有二十六人,由於將士忍飢挨餓,身體孱弱,一路上,多有死者,到玉門關時,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

中郎將鄭眾安排耿恭等人洗沐,更換衣服。並上奏章給皇帝,希望表彰耿恭:“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嚰,對數萬之觽,連月踰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耿恭回到洛陽。鮑昱也上奏皇帝,說耿恭的節義超過了蘇武,應該賜予爵賞。於是,朝廷任命耿恭為騎都尉。以耿恭司馬的石修為雒陽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範羌為共丞,餘九人皆為羽林軍。

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圍,至建初元年三月入玉門關,前後歷時兩年整。耿恭兵不滿百,孤懸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窮城。前有數萬之敵,屢挫其鋒;後無匹馬之援,終無異志。士卒至死而不離不棄,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之。時人贊其“節過蘇武”,誠哉斯言!

諸將各自對望,難道指揮想做耿恭?可是耿恭最後雖然功成名就,他身邊的人卻是死得太多,指揮就算真能成耿恭,他們是不是能夠成為那少得可憐的幾個倖存者,又有誰能知道呢?

就在此時,忽然一個無比慌忙急切地聲音傳了起來:“報!——北門民軍譁變,現在已經失控!亂軍即將進城!”

湖南巡撫衙門裡頭的諸將一聽這話,頓時呆若木雞,吳子儀猛地把書一砸,怒喝:“北門如何會譁變的!怎麼回事!”那傳令兵卻是也不知道事情原由,只能跪地猛磕頭,吳子儀咬牙怒道:“我吳子儀絕不投降,定與長沙共存亡!”

………………………… ………………………… ………………………… …………………………

北門城樓下,那兩扇已近半月不曾開啟的厚重大門,在數十名譁變計程車兵、民壯共同努力下,轟隆隆地開啟來,向城外嚴陣以待的張劍淵軍方陣,敞開了它的門戶……

“大哥,為什麼不准我們的人馬進城?”

梅二等三人匆匆奔至張劍淵馬前,開啟盆領,露出三張不解的面孔。北門譁變,迅速影響了長沙城各道城門地守軍,早已不堪吳子儀壓迫的長沙人開始造反,張劍淵地人馬還沒有進城,他們已掉轉刀槍,殺向吳子儀的人馬,吳子儀的正規軍被迫護擁著各個城守逃向巡撫衙門。圍攻東、南、西等面的亂軍將領陸續率軍進城,岳陽亂軍梅家三兄弟掌握的最精銳的人馬卻被留在了城外候命,此時他們三個終於不耐,氣沖沖地跑到大哥張劍淵跟前質問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