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木散落一地,一輪石射出,官軍便死亡數百人,三輪石射出,官軍已經損失了近兩千人,但對於人數眾多地萬人進攻。這依然形成不了致命地打擊,在離城牆還有三百步時,官軍開始填補兩丈寬的壕溝。準備讓雲梯上前。
壕溝被填平了一段,鋪上木板,數十架裹著厚厚牛皮的雲梯隆隆推來,中央軍裝備精良從這數十架雲梯便可看出來。雲梯的底部則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它的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在底盤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設一具活動的上城梯。即副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可以沿著城牆壁面上下滑動,謂之飛雲梯。
由於主梯採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式,縮短了架梯時間,而活動的上城梯的設計,則大大降低了雲梯在接敵前的高度,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設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而且主梯四周有覆有廬蓬。彷彿一間移動的大房子,主梯和副梯正面都以牛皮覆蓋,十分堅韌,以防止敵軍的飛弩和箭矢。
到了城下,摺疊起來地副梯被拉動起來,越來越長,直伸出二十餘丈,前端鉤撓達上城牆,數百名躲在梯子中計程車兵一聲吶喊,開始登城。
城上石依然在輪番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