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揚當時未接到命令而沒有追趕太遠,只怕這股高麗西北最大的義軍就已經灰飛湮滅了。
連年的征戰不僅混亂了高麗國內的局勢,也讓鄭仲夫感到疲憊不堪。尤其是在尹麟瞻、奇卓誠等老將病逝後,將領的空缺不得不讓鄭仲夫感到頭痛。鄭仲夫一邊繼續讓李義旻在外征戰、不追究他和李義方的關係,另一邊又破格提拔了許多人才,彌補職位的空缺。
沒平靜幾天,清州人和與州人又因為移民的問題發生衝突。與州人被清州人擊敗。清州百姓趁機作亂。鄭仲夫派出了剛剛提拔上來的兩位將領樸純弼和慶大升去鎮壓。慶大升是個年僅二十多歲的青年,可他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才能非常優秀。連年過七旬的鄭仲夫都佩服不已。果然,慶大升不負眾望,很快將清州叛軍擊敗。明宗因此很喜愛慶大升,把他留在了京城保護自己。
明宗是不想做一個傀儡君主,鄭仲夫的所作所為和李義方其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因此,明宗也暗地招攬人才,凡與鄭仲夫不睦者或是清廉官員,明宗都竭力拉攏。除了慶大升之外,杜景升、文克謙、韓文俊等文臣武將也深受明宗的信任。他們都是明宗用來對抗鄭仲夫的力量。
左樞密院使文克謙、樞密院副使韓文俊都是清廉正直的官員。他們都受到了宋有仁的嫉恨。宋有仁是鄭仲夫的女婿,他本已在“重房”出任要職,握有實權。但他出於傳統觀念還是希望得到國王的嘉許。文克謙、韓文俊都經常職責宋有仁的腐敗行徑,令宋有仁不滿。有一次,宋有仁反對韓文俊選拔的武官,誣告韓文俊和文克謙貪汙受賄。明宗相信文韓二人的清廉,沒有聽信宋有仁的讒言。此舉一度令重房和朝廷嚴重對立,禍亂的種子就此埋下。
慶大升則藉著機會出頭了。他和文克謙等人一樣,對鄭仲夫藐視皇室和朝廷、獨攬大權的行為非常不滿。尤其是後來鄭仲夫之子鄭筠企圖姦汙公主的事情又被慶大升發現。在得到明宗的默許之下,慶大升和韓文俊、文克謙等就開始著手計劃推翻鄭仲夫政權。
九月初,也就是雲錚正在日本大殺四方,推出秋宮清子出任攝政關白、代他統治日本的那一天,慶大升得到牽龍勇士許升的相助,準備刺殺鄭仲夫。又是利用佛教法會的機會,許升趁著護衛減少的時候,闖入房中殺了鄭筠。慶大升得到鄭筠已死的訊息後,馬上率領敢死隊衝入皇宮,先殺了鄭仲夫的親信大將軍李景伯,又進入了明宗的寢宮。在得到明宗的首肯後,慶大升、許升等人調動禁軍,封鎖了開京,捉拿鄭仲夫及其部屬。鄭仲夫和宋有仁無奈藏在了普通民宅之內。慶大升率軍全城搜捕,抓到鄭仲夫和宋有仁之後,將他們斬首於市。一時之間民心大快,慶大升聲望空前。當年的三位“壁上功臣”如今全部死去,高麗朝廷一下子落到了慶大升的手中。
慶大升掌權後,毫無疑問要遇到很多反對者。就在慶大升剛剛殺了鄭仲夫之後,明宗準備將鄭筠生前的官職授予慶大升。吏部侍郎吳光陟嚮明宗進言表示反對。此舉讓慶大升不滿。慶大升派他的表兄孫碩把吳光陟及其親友殺死。將軍金光英指責孫碩的殘暴行徑。慶大升又派中郎將宋得秀把金光英殺死。之後,慶大升又借弒君的名義通緝在外征戰的李義旻。
不過,重房之中還有很多將領看不起慶大升這個小青年騎在他們頭上。許多武官在外面宣傳,說鄭仲夫一代老將,有剷除腐敗文臣,討平四方叛亂的“豐功偉績”。慶大升得知後,該殺的殺,該抓的抓,可還是有人忿忿不平。於是,慶大升在重房之外,又設立了“都房”這個政治機構。原先都房是用來管理保鏢的尋常機構,後來,都房吸納了許多慶大升的親信,權力越來越大,非但很快架空了重房,也很快架空了朝廷。
宋有仁的家臣史石球不滿慶大升所為,計劃作亂,被慶大升發覺後除去。之後,慶大升派出都房內的特務在整個京城搜捕心懷不滿者,並動用酷刑,在京城內製造了恐怖的氣氛。一些盜賊也假借都房之名,在京城內欺壓良民。明宗大王對此非常害怕,後悔當初輕信了慶大升。
這時,明宗大王最寵愛的兩個宮女純珠、明春相繼去世。明宗非常哀痛。慶大升提出要以嬪妃之禮厚葬純珠和明春,引來了朝中大臣的反對。慶大升則藉口彈壓。不久,恭睿太后身患重病,明宗把他的弟弟王曦召進皇宮。王曦是毅宗的四弟,早年出家為僧,法號“衝曦”,此時已經封為“元敬國師”。衝曦雖是和尚,但行為很不檢點,**後宮,遭到右司諫崔詵的彈劾。慶大升得知後,以干涉皇族內部事務的藉口,流放了崔詵。從此言路被阻斷。
和慶大升一同推翻鄭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