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亂鬧了十幾二十年,烏七八糟的“德”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那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齣戲接著一齣戲,於是這個“德”也弄不清究竟該怎麼排了。
大魏太祖皇帝覺得唐朝挺窩囊——沒錯,他是真這麼覺得——連著內亂好幾次,終於把大好河山都給亂沒了,不值得一提,所以他老人家也按照前人的慣例,把那些個看不順眼的和看不上眼的都給自動過濾掉,直接接了周文王的班,也稱火德。——可憐前朝李唐,忽略了別人,自己也給後來人忽略了。
但是火德的紅色似乎歷來不是雲家所喜歡的顏色,雲峰原是關中人,在九州中屬西方,所以他喜歡金德,尚白色,雲家人也多著白衣。不過後來雲峰鎮守燕京,封地(不是封地的封地)在北,北屬水德,是以也頗愛黑色——總之跟林家的火德不怎麼搭調。
當然這點特殊愛好是不能明言的:雲家可不是皇朝,所以只能憋著,雲家軍的服飾也只能按照朝廷的要求來。
不光**的打扮,其他的裝飾也是如此:譬如此次雲錚回燕京,作為新婦的淮安公主林玉妍自然也要隨行,萬昌皇帝給她配備的車駕就是清一色的硃紅,一同過去的丫鬟侍女之類,也全是穿得火紅一片,看得雲錚眼睛都累了,一路上感慨還好著是古代,植被沒被破壞,路邊全是綠蔭成林,不至於太苦了眼睛。
雲錚這裡苦於林家皇朝的火德,萬昌皇帝卻在宮中面沉如水,苦於雲家可能的“金”德或者“水”德。
金德是白色,雲家軍的戰旗就是白雲黑鷹旗,當初雲家最開始並沒有這旗幟,正是從七十年前雲家勤王成功,實力聲威大漲的時候才有的。雲家並沒有解釋白雲黑鷹旗的寓意,只說雲家尚鷹,鷹是其家族圖騰,所以有此一旗。但在敏感的萬昌皇帝眼中卻就另有想法了:白底,象徵著雲家出身西方,乃是金德;黑鷹,象徵著雲家獨霸北疆,乃是水德。
萬昌皇帝心裡極其憤怒,什麼時候起,你區區一個藩鎮也敢自以為有“德”了!
後來萬昌皇帝年歲見長,發現雲嵐雖然手握重兵,獨霸一方,但總的來說仍然是忠於朝廷的,似乎並沒有自立一“德”的意思,這樣的心思也就淡了下去。 但這一次秋狩,卻把萬昌心裡從來沒有完全消失的疑雲又勾了出來:那就是雲錚射到了一匹奇怪的白狼。
白狼一物,從何而來,無人可以說得明白,但白色正是金德的代表色。想當初秦文公出去打獵的時候,打到一條黑龍,黑色屬水,秦就自認是水德。如今雲錚射殺的則是一頭白狼,白色屬金,正好應了雲家乃從西方而生的前事,莫不是老天爺果真有所暗喻?
萬昌皇帝面沉如水,寒聲道:“先生怎麼看?”
御書房中安坐著下方的那黑衣人語氣一點波動都沒有,道:“除了陛下所慮兩點之外,還有一條:雲鈞、雲鋼、雲錚,這三兄弟的名……”
萬昌皇帝森然介面,語氣冷得像萬載寒冰:“都是金字旁。”
卷四 海雨天風獨往來 第2章 尊王攘夷
少帥大婚後攜公主正室第一次回燕京,這樣的大事在北疆二省可不止是高層知道,中下層的官吏和軍官也都是清楚得很的。
北疆自然也是大魏天下,但顯然在這兩省中,帥令比聖旨更有效,所以少帥大婚之喜,絕不僅僅是他個人之喜,也是整個北疆雲家轄區內官員們的“同喜”。
雲錚這支隊伍一路北上,不論經過那個縣、府,其縣令、知府莫不親自率隊在邊界處相迎,然後帶著人在自己轄區內領路,一直禮送到下個同僚相迎的地方才千喜萬賀地告辭而去。雲錚心裡其實並不喜歡這樣的排場,在前世他就很反感這樣把婚事大**大辦的,他覺得結婚就是兩個人的事,這種喜悅和快樂別人其實也分享不了,搞這些場面純粹的吃飽了沒事幹浪費時間。但是他沒有選擇,他是雲家的少帥,他大婚之後第一次攜妻回燕京,這些人過來接接送送乃是作為下級的習慣,是中國幾千年官場的慣例。雲錚身份當然足夠高貴,他是可以抱著“你們愛接送就接送,老子反正一個都不見”的態度對待的,但他沒有這麼做,他仍然和每一個前來接送的府縣主要官員“親切交談”,對他們的工作進行了解,並且對每一個人都溫言勉慰了一番,高度評價了他們為北疆的安定繁榮做出的貢獻等等。他固然每說一次這樣的話都會覺得心情鬱悶而且糾結,但身為大帥世子,今後的北疆總督,這些話他必須會說、能說、當成真的一樣說。
這樣一來,雲錚的隊伍自然也就快不了,每日的行程都只有那麼一點點,用帶隊騎兵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