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2 / 4)

小說:極品少帥 作者:低訴

呂雉對此也是糊里糊塗,不知道穿什麼衣服好,只能找秦朝的黑保安服先湊合著穿。新朝初立,有人想到了那個五德之說,就問劉邦咱們漢朝德什麼呀?劉邦看了看披著保安服的呂雉,心想也別換衣服了,怪麻煩的,於是傻呵呵地說,我當年不是黑帝(這個請百度,故事不細說,不是赤帝之子那個說法)嗎?水德配合的顏色是黑色,那咱們漢就是水德吧,我看挺好。

估計當時如果旁邊有一百個人,只怕能倒下九十九個。想那秦朝是水德,那你漢朝身為戰勝國,好歹要找個能克水的德才行;這位壯士倒好,複製不走樣,直接就把秦的水德ctrl+c外加ctrl+v給貼上到漢朝頭上來了。從“屬性”上說,水德寓意是“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無仁恩和義”,漢初老百姓最煩就是這東西。劉邦選這麼一個德,這就等於宣告天下:俺們和暴秦就是一夥的,都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這人可就丟大了。

不過周圍的人雖然倒下九十九個,還真有一個沒倒的,這個人叫張蒼。這位老兄當年當過秦朝的御史,長的又白又胖,精通天文曆法,也算是劉邦麾下的一個級別很高的知識分子。按道理這五德之說他應該是爛熟於胸的,可人家會做人、會做官,一見皇帝開口,他怎會說皇帝說錯了?於是張大神棍裝模做樣地推演了一番,然後言辭確鑿地說漢正應水德,陛下您說的對。他這一說話,別人也不好意思反對,於是漢應水德的事就確定下來了,所以漢初的時候滿宮殿裡看見的都是黑壓壓地一片穿黑衣服的保安到處溜達,不知道的還以為大秦平叛成功了。

後來張蒼生怕天下人笑話,理直氣壯地解釋說:“暴秦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朝,只能算一個國統。咱們漢家出身正統,直接承繼的是周代的正朔。周代是火德,我們是水德不正合適嗎?”劉邦聽了以後直點頭,為此還特意立了個天水祠,以資紀念。

別看張蒼這藉口牽強,卻為後世無數王朝開創了一個先例。以後經常就有人拿這個做為理由,把不順眼的前朝忽略掉,改繼一個比較光彩的朝代,充分顯示了五德始終說的可塑性,那根本就是一塊橡皮泥。

一千多年以後,大魏太祖皇帝在半生征戰終於統一天下,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的“德”,也就是火德。火德尚紅,所以大魏不僅官員服飾尚紅色,全軍上下,無論中央軍還是邊軍,也都是統一的紅色戰袍。

大魏為何是火德?這裡頭當然有原因,什麼原因呢?

問題起於唐朝,唐朝的“德行”有點亂。怎麼亂呢?唐朝是從隋朝手裡得的天下,而隋朝只認準了前面是“木德”,於是自稱火德,尚赤。這麼說唐朝就應該尚土德。結果唐朝果然尚了土德,但是人家唐朝說了:隋朝不能算一“德”,所以它不跟著隋朝老楊家往下混,雖然它是尚了土,說自己是土德,但大才子王勃有解釋:我大唐的這個土德,那承的是漢的火德(東漢,非西漢),而非隋的火德;為什麼呢?因為從曹魏以降到隋,歷代都沒有統一過中國,他們都是沒有資格參與“五德迴圈”的,不過是些五行“沴氣”(就是類似汽車尾氣的玩意,文人罵人歷來最陰損,大家都理解吧)。

這就開了個不好的先例,導致的結果是唐朝還沒完呢,麻煩就先出來了:武周的武則天認為自己繼承了周文王,是火德。而唐朝復國後,唐玄宗則只認周,漢,唐三朝為正統。其他朝代通通被降至列國這個級別。

到了歷史的分岔口,安史之亂以後,天下紛紛亂亂鬧了十幾二十年,烏七八糟的“德”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那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齣戲接著一齣戲,於是這個“德”也弄不清究竟該怎麼排了。

大魏太祖皇帝覺得唐朝挺窩囊——沒錯,他是真這麼覺得——連著內亂好幾次,終於把大好河山都給亂沒了,不值得一提,所以他老人家也按照前人的慣例,把那些個看不順眼的和看不上眼的都給自動過濾掉,直接接了周文王的班,也稱火德。——可憐前朝李唐,忽略了別人,自己也給後來人忽略了。

但是火德的紅色似乎歷來不是雲家所喜歡的顏色,雲峰原是關中人,在九州中屬西方,所以他喜歡金德,尚白色,雲家人也多著白衣。不過後來雲峰鎮守燕京,封地(不是封地的封地)在北,北屬水德,是以也頗愛黑色——總之跟林家的火德不怎麼搭調。

當然這點特殊愛好是不能明言的:雲家可不是皇朝,所以只能憋著,雲家軍的服飾也只能按照朝廷的要求來。

不光軍隊的打扮,其他的裝飾也是如此:譬如此次雲錚回燕京,作為新婦的淮安公主林玉妍自然也要隨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