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2 / 4)

小說:唐朝好舅子 作者:淋雨

臺上的望遠鏡。

“噢。”柳木的語氣充滿了驚訝。

李世民也來到窗臺前往下看,卻見一個雖然穿著大唐服色,但卻是金髮的男子自備小馬紮,就坐在分紅物品的各棚子旁。

他坐的位置絲毫也沒有影響別人行路,也不會影響這邊發東西。

“奧斯卡巴迪,依東羅馬那邊的說法,他們有一個皇帝,皇帝肯定是最大的。然後他們有一個叫大牧首的,可以理解為國師,但這個國師與大唐還有些不同。是他們景教的最高的人物。”

李世民不是十分理解,但大概也能明白其中關係。

大唐的道教、佛教都不存在某一個頂尖的人物,這是皇家不允許的,也是根本不想看到的。

“這個奧斯卡巴迪就是那大牧首近前的一位重要人員。”

聽柳木這麼一講,李世民倒是明白了:“他們象吐蕃?”

“不,和吐蕃還有些不同。他們依然是皇帝是最高權力者,但教派的力量相當的巨大,這種事情好或者壞,仁者見仁罷了。至少他們本身是喜歡這種方式的,我更相信那些閃閃發光的小東西。”

李世民問道:“什麼叫閃閃發光的小東西?”

柳木臉上一紅,低聲回答:“比如鋼刀、火炮、珠寶、金幣。”

一旁的李淵大聲說道:“這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朕也喜歡。這閃閃發光的小東西,確實不錯。”

大唐人是實用主義者,對神明這種事情也算是信。

但更多的卻是,有用才信,沒用不信。

李世民又問道:“那麼,這個朝廷之中若是有一堆和尚參與政務,這……”李世民搖了搖頭:“那發了瘋的梁武帝信佛如痴,也沒有作出這麼離譜的事情。”

“這個問題太複雜,以我的智慧回答不了。不過他們怎麼樣關咱們什麼事,有好處就合作,沒好處就不搭理,有利益衝突就拉開架勢幹他。打得過就狠狠收拾,打不過就先忍一忍,可以玩一些陰謀,最後還是要幹翻他。”

柳木這理論讓大唐兩位皇帝都聽著呆了。

好半天,李淵突然伸手拍了幾下:“精彩,這翻話講的精彩。”

李世民卻是苦笑著:“這若是讓禮部聽到,估計一整年都不得安穩。禮部的定義說的好聽一點叫唯利、唯物、唯勢。說的難聽一點,這就是無恥。”

柳木只是乾笑著,這種事情誰說誰有理。

禮部也沒錯,但柳木從來都不認為政治這種東西是純潔的。

第0667節 帝皇的智慧

李世民告戒柳木,有些話切記不可亂講。

李淵卻在一旁支援柳木:“來,再講一句更精彩的。”

“沒好處,不講。”柳木搖了搖頭。

“好處有,講的精彩我給你支個招,保障你在的船隊過了年就能夠出發,禮部的什麼培訓會中止,最多就是禮部派幾個人跟船。”

李淵成功的誘惑了柳木。

柳木立即就說道:“還有一句經典的。這朝堂上的事情,還有國與國之間的事情,有位智者講過,那怕裡子全爛了,面子也一定是新的。”

李淵與李世民同時大笑。

這話在理,而且非常的在理。

李世民說道:“若是頡利這會親自來到長安,那怕我立即就想要了他的命,可依然會派人依禮迎接。”

“不是,二哥理解錯了。”

“你說說。”李世民坐下,示意柳木講講。

柳木說道:“先說朝堂,工部告訴二哥要修幾千裡河堤,這是一件好事。二哥突然有一天要計劃去洛陽轉轉,而後洛陽的官員們也不管地基如何,不管土石如何,趕緊漂亮的修一段河堤,其實也就是表面那麼一層,水一衝就能散掉。”

“這是誅族之重罪。”李世民臉色已經有些不好看了。

柳木卻繼續說道:“那換個說法,兩個詞。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二哥或許不知,但父皇一定理解。”

事實上李世民也理解,李淵也幹過這樣的事情。

當年對前隋,特別是第三次是徵高句麗的時候,李淵就靠這種紙面上的文章儲存了實力,否則怎麼可能有反隋的三萬精銳起家。

李淵說道:“這句話講的不好,國與國之前的精髓是虛虛實實,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裡子爛了,面子也撐不了多久。但前隋朝堂之上確實就種情況,那麼我大唐就要引以為戒。”

“是。”李世民起身恭敬的施了一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