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嘉看他目光越發的堅定,道:“若是陛下真的對你一點意思都沒有——他何苦要你辦差呢?你畢竟是廢太子的兒子!”
一聲棒喝,康和大笑起來,往常□□分的心思,現在直接到了十成十,他急忙到了兩杯酒喝了下去,覺得心跳逐漸平緩,這才若無其事道:“多吃些菜。”
甄應嘉一笑,兩人又換了個話題。
只是康和心中擺在最上頭的兩件事,一件是大位,一件便是甄應嘉。
眼下甄應嘉在他面前坐著,跟他聊大位,似乎就成了潛意識裡唯一的選擇。所以沒說兩句,這話題又回來了。
只是這次說得很是隱晦。
“前些日子聽見三叔想同你做親家,說起來芷音年紀也不算小了,京裡的貴女這等年紀差不多已經開始挑了,你心裡可有個主意?”
這話說的頗有幾分不自在,甄應嘉聽出來了,心想這人平日裡看著成熟穩重的可靠樣子,說話也都是直來直去的,怎麼一喝了酒竟然將自信陪著酒一起吃了不成?
他睨了康和一眼,“還不著急,怎麼也得多留她兩年。”甄應嘉故意只說了半句,分毫不提三皇子,而且這個理由適用於任何來提親的人。
康和當然是不滿意的了,急忙道:“芷音在我母親宮裡住了良久,人我也見過,很是得體穩重,我知道京裡都說什麼喪母長女之類的話,你等我……我給她找個好人家。”
甄應嘉自然是不急的,只是看了康和這番著急的樣子又覺得有些好笑,道:“她自然是等得起的。”說完臉色一正,也不再逗弄康和,道:“我倒是不願她與皇家之人成親的,更別提三皇子別有用心了。”
康和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頭半句上,不願與皇家之人成親。他被酒水糊弄的有點暈乎的腦子不知道怎麼就想起來甄應嘉和自己了。
他腦子一熱,道:“我呢?”
甄應嘉看著他眼神已經有點迷茫了,不由得笑道:“你?你想娶我女兒不成?那你可有的等了。”
“不是!”康和急忙反駁,腦袋搖得飛快,“我是說咱倆。”
甄應嘉心裡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只是嘴上卻道:“我們兩個?”故意頓了頓,“我記得你說過——”又是一頓。
康和只覺得自己的心裡七上八下不知飛到了何處。
“我們兩個要做一輩子的好兄弟啊。”甄應嘉翻出當日康和的話來,說完便站起身來,看著坐在那裡一臉呆滯的康和,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夜深了,水面溼寒,我已叫人用炭火烤了被褥,洗漱完便休息吧。”
說著甄應嘉便甩甩袖子,一點不猶豫走了,康和坐在哪兒一臉的後悔,恨不得回到當日,把那個說做兄弟的自己扇死。
第二日康和酒醒,藉著酒勁兒的那點膽量自然消失的無影無蹤,況且看著甄應嘉形容舉止同往常一樣,一點異常都沒有,越發的不敢提這事兒了。
於是這剩下的日子,便在甄應嘉的明知不說,和康和的忐忑中度過了。
路上走了二十餘天便又回到金陵。
皇帝的明旨早已發到此處,兩人是藉著修行宮的由頭來的,聖旨上也說了不得勞師動眾,不叫當地官員擺宴席接待等等。
只是來了一個欽差大臣,還是個比較受皇帝喜歡的欽差大臣,關鍵的時候可能比巡撫都厲害,所以這迎接一番還是要的。
況且隨行的還有個皇長孫呢,雖然這皇長孫現在的情況稍顯尷尬,眾人在情況未明之前只得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就這麼來了。
甄應嘉想了想,跟在康和身後半步,兩人船艙。
碼頭上不少官員,前頭三個看官服就能看出來。
府尹、知府,還有總兵。
巡撫沒來,畢竟巡撫是個正二品的官兒,比甄應嘉高了不少。欽差大臣是沒什麼品級的,-至於他明面上的翰林院編纂,跟正二品一比,就什麼都不剩了。
這三位裡頭有個熟人,就是早先跟甄應嘉一起回京的賈雨村,現在的知府。不過金陵城裡有個有名的官兒也沒來,就是現任的巡鹽御史林如海。
甄應嘉注意到了這一點。
下頭的官員見人出來了,賈雨村這個不上不下的官員兩步上前拱手,衝著前頭的康和行了一禮,道:“臣等恭迎皇長孫殿下和欽差大臣。”
康和也沒笑,反而皺了皺眉頭,道:“煩勞各位大人,只是臨行前皇祖父三令五申不叫勞動各位大人,這……”
賈雨村笑了笑,道:“殿下跟欽差大人來是為了這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