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是被自己擊潰的。他們不知道很多地區其實都是蘇軍自己主動放棄的。那些主動撤退的蘇軍保留了大部分戰鬥力。
北面加里寧方面軍將曼施坦因死死擋住,綿綿秋雨又阻擋了德軍的空中偵察。維亞濟馬突出部北側有大批空地能讓這些撤退下來的蘇軍休整。在與後方運來的預備隊匯合後,這些蘇軍已做好了反攻的準備。
朱可夫就這樣,在德軍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玩了一出“瞞天過海”之計。
9月10日,蘇軍吹響了反攻號角。囤積在維亞濟馬突出部北側的6個蘇聯集團軍,大約近40萬人的部隊(6個集團軍中很多部隊都非滿員編織,甚至一部分軍隊僅存在紙面上。)已新補給的坦克部隊為先導,如海嘯般撲向南側突前的德軍部隊。
這支大規模南下的蘇軍部隊避開了維亞濟馬,蘇聯坦克軍以高速從維亞濟馬西側繞過突前的德軍裝甲部隊。那些跟在裝甲部隊後方的德軍步兵根本沒想到,在維亞濟馬以西會遭遇蘇軍坦克部隊的攻擊。慌亂中維亞濟馬西側的包圍網被這些高速南下的蘇軍打破。
將包圍圈中被德軍步兵包圍的同伴解救出來後蘇軍繼續南下。他們所過之處,早已疲憊不堪的德軍步兵紛紛退讓。龐大的赤色鋼鐵洪流似乎以布良斯克為最終目標,一路向南席捲而過,無人能擋。
蘇軍的反攻在德軍指揮層中引起一陣恐慌。停留在明斯克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第一時間下令前線德軍步兵暫時停止前進,就地轉入防禦。以防突然反擊的蘇軍奪回斯摩稜斯克。
不過朱可夫似乎對斯摩稜斯克沒有絲毫興趣。他指揮著西方方面軍一路南下,在維亞濟馬正南大約85公里處,蘇軍的鋼鐵洪流一分為二。大部分以布良斯克為目標繼續南下,另一部分則轉向東南,去與卡盧加的蘇軍匯合。
疲憊不堪的德軍步兵根本無力阻擋蘇軍的攻勢,最前線的步兵現在挖掘戰壕進行防禦已太遲了。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蘇軍將維亞濟馬與奧廖爾變成兩個與後方失去聯絡的孤島。突前的德軍裝甲部隊在瞬間就由撒網的獵人,變成了被網住的獵物。
;
第四十一章改變與未變的歷史(10)
第四十一章改變與未變的歷史(10,到網址
………【第四十二章 燃燒的“卐”字旗(1)】………
反擊的蘇軍士兵有如決堤的江水,鋼鐵洪流向南一路傾瀉而下。將一切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東西輕易吞沒……
毋庸置疑,德國擁有二戰期間,所有西歐國家中最優秀計程車兵。他們的意志有如鋼鐵般堅定,行動有如暴風雨般迅猛,他們的威名另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他們還是普通的凡人。並不是不知恐懼與疲倦,只會不停旋轉,直到最終損壞的齒輪。
從39年入侵波蘭開始,德軍留給世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們那近乎無敵的裝甲部隊。所有人都認為德國國防軍就是一支強大的機械化軍隊。當然德國人自己也是這麼宣傳的。可就是這麼一支號稱機械化的軍隊,在對蘇作戰中讓大量步兵靠著雙腿追逐前方的裝甲部隊,靠著大量軍馬拖曳重炮與補給。
蘇聯初秋最後溫暖的氣候正在遠去,秋雨綿綿中氣溫正在逐漸下降。步兵們穿著單薄的夏裝,在寒冷的秋風中緩慢前進著。
從後方起飛,負責對地援護的轟炸機,視線被連綿不斷的秋雨雲層遮擋,無法發揮任何作用。而秋雨又讓蘇聯道路一片泥濘,德軍馬匹拖曳的重炮與補給車的輪子陷入泥地中,幾乎無法前進。士兵們黑色的軍靴中早已灌滿了泥漿。
疲勞與寒冷讓一直靠著雙腿前進的德軍步兵戰鬥力早已一落千丈。靠著很快就能佔領莫斯科的希望與馬上就能凱旋迴家的美好願望,才能一直堅持到現在。
蘇軍的突然反攻輕易擊潰了德軍士兵們最後的期望。t34與kv1寬闊的履帶讓蘇軍坦克部隊輕易碾碎了停留在泥濘道路上的德軍物資與重炮。疲憊的德軍士兵們四散逃竄,即便他們堅定、無懼,即便他們堅強、勇猛,在缺少火炮與空軍支援的情況下,面對蘇軍坦克,凌冽的寒風中德軍步兵只剩下痛苦與絕望。
緊跟在裝甲部隊身後的第一線德軍步兵,在遭遇蘇軍反攻後第一時間便被迫選擇向西退卻。於是德軍裝甲部隊與身後步兵的聯絡被切斷了。
任海濟在辦公室內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隨意在手中握著的咖啡杯中喝上一口。
與任海濟表現出的輕鬆表情不同,同在一間辦公室內的古德里安則低頭不停來回走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