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天哪!吸菸也能吸飽,豈不是比神仙更逍遙。”
八戒連連搖頭,失望之餘,忍不住又動起了歪腦筋,這煙土煙膏賣到發昏,若不摻假,焉能發家。二人一合計,說幹就幹,先找到一座土地廟落腳,將菜皮樹葉、稻草秸稈,混作一團,切絲攪拌,再攤開曬乾。八戒嗅來嗅去,總覺得怪味刺鼻,於是大發善心,溜到附近人家偷些搽臉抹腳的胭脂花粉灑在裡面,製成香菸,然後一家家店鋪去兜售。商人慣於貪圖便宜、見利忘義,再看二人嘴臉有異,非戎即夷,自是不敢小覷,討價還價一番,很快賣光。
二人初戰告捷;愈發起勁。這一次,八戒索性放開手腳大肆亂搞,不僅大把大把地摻假使雜,甚至連雞毛撣、蛤蟆幹、裹腳布、騎馬布也一古腦兒混入其中,但凡沾香帶味之物,管它是花是草、是藥是膏,統統搗碎,攪拌一通,即可供菸民享用,白花花的銀子也隨之滾滾而來。
大小菸民個個嗜煙如命,自打吸上八戒沙僧賣的香菸,不僅勁大癮足,而且時不時眼冒金星、耳聞蟬鳴,很快變得顛三倒四、如醉如痴……
不久,大煙國衙門聞風而動,七查八查,查到土地廟,對和尚課以重稅;八戒又是賭咒、又是耍賴,還一口咬定別人栽贓陷害,最後拿出繩索嚷嚷要懸樑上吊,以證清白。幾個稅吏一看要鬧出人命,只好恫嚇一番,草草收場。
此後,八戒沙僧無論走到哪都有人盯梢,連上茅廁屙屎也有幾雙眼睛跟著亂瞄;時不時鑽出一些形跡可疑者,湊過來擦肩眨眼,冷不防掏出銀兩索煙,害得二人神經兮兮,有苦難言。
八戒忍了幾天,無意中又發現一個賺錢的秘訣,大凡菸民除了嗜煙如命,只剩下三個毛病最出名:一曰咳嗽,二者吐痰,其三打鼾。
咳嗽又有咳嗽的講究,有的小咳幾下,若無其事;有的大咳特咳,臉紅頸粗;有些咳得上氣不接下氣,捶胸頓足;有些咳出大口鮮血,老淚縱橫……
吐痰則有吐痰的習慣,憋足氣的能一口啐出老遠,體弱氣虛的哼哈半天,滿嘴黏涎;漫不經心的隨口一呸,老痰亂飛;滿腹牢騷的一路嘀咕,邊罵邊吐……
打鼾更是不同凡響,豪放時聲震屋瓦,害羞時尖如哨音,內斂時無聲無息,爆發時雷霆霹靂,一呼一吸,暗藏玄機,週而復始,榮辱不驚。
這三樣毛病落在尋常人眼裡,既招嫌又討厭,但是經八戒慧眼一瞧,馬上看出生財之道。
一連數日,市井坊間的小兒都在傳唱一首童謠。
“上咳天、下咳地,大咳特咳出奇跡,五臟六腑共奏鳴,大煙國裡爭第一。”
“左一呸、右一啐,吐得老痰滿天飛,糊弄是非全憑嘴,含血噴出大富貴。”
“前呼嚕、後呼嚕,鼾聲如雷嚇死豬,世間永珍皆入夢,也無歡笑也無哭。”
最令人心動的傳聞莫過於白吸香菸。這一切皆源於八戒首創的大煙國咳嗽、吐痰、打鼾擂臺,各路菸民不分男女老少、貴賤尊卑,凡報名比賽,皆可獲煙一吊袋,勇奪前三甲的,分別授予金煙槍、銀煙壺、銅煙桿之獎賞。
大煙國民整日屌兒啷噹、無精打采,一聽到有咳嗽、吐痰、打鼾的擂臺,無疑是看見天上掉下大煙來,人人喜逐顏開,個個摩拳擦掌;一時間,房前屋後,咳聲震天;街頭巷尾,痰飛如線;炕上榻下,鼾聲連片。絡繹不絕的參賽者將土地廟的門檻都踩平了,八戒沙僧不得不將報名費和比賽門檻一步步抬高,各種紅包賄賂也隨之而來。
大煙國衙門似乎也嗅出銅臭味道,紛紛跑到土地廟橫插一腳——扛刀槍的收保護費,撥算盤的收人頭稅,拿掃帚的收清潔費,賣契約的收土地稅,管大煙的收煙火錢,管禮樂的收開鑼錢……
八戒這次卻是一臉豪爽、滿嘴大方,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儼然身家萬貫,不同凡響。
“老豬一向遵紀守法,不論多少稅費概不賴帳!一俟擂臺收官,即日上門繳納,剩餘銀兩統統捐獻慈善,以報菸民鄉親之厚愛也。”
經過幾輪激烈的淘汰,咳嗽最先進入決賽,一個號稱“五癆七傷”的高手,一口氣咳出九九八十一聲巨響,震得土地廟屋瓦接連掉下,砸破幾個看熱鬧的腦袋,在萬眾喝彩聲中勇摘桂冠。
八戒興致勃勃地將鎦金煙槍頒給“五癆七傷”,再送一麻袋煙土以示嘉獎,然後號召各路菸民以“五癆七傷”為榜樣,高舉大煙旗幟,日咳夜咳,咳出氣魄,直至為大煙國咳盡最後一滴血云云。
而沙僧坐鎮的吐痰臺上,賽事正酣。一個個玩痰老手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