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官道,還是貫通清水縣和郡城的主路,這一路下來竟然遇到了十幾波活屍!” “這條路,按理來說也是清水縣力的主路之一,怎麼會任由這些難民變成了活屍? 衙門都不管了嗎?” “這些年來,朝廷政令越發難行,府兵左支右拙,縣中團練也多是老爺們吃空餉的聚寶盆。 北皖省鬧了叛亂,這兩年時局一直不安穩,苛捐雜稅比咱們這收的還厲害,山匪如蟥,據說今年還鬧了洪災,不少難民都朝著咱們這邊來了。 這天氣轉冷,路邊餓死凍死的難民一多,縣衙裡的老爺又不管事,活屍自然就多了。 活屍少量出現還不打緊,這要是多了,說不得又要像前幾年一樣,再來一次大爆發! 到時候死的人就不知道多少了!” 快到青城鎮的時候,路過一個小王村。 這小王村就要比劉家村大了不少,村子有五百多口人,因為與劉家村捱得近,兩個村子的關係也不錯,不少人家都是姻親關係。 像是車隊裡的王七七,孃家就是小王村的。 小王村距離官道不遠,就在這村外的路邊搭了茶棚,開了這一家茶鋪。 車隊路過這裡,自然就在這裡歇歇腳。 因為靠近主路,在劉家村的一行人來這裡的時候,茶鋪裡面還有涇渭分明的兩撥人。 一撥人身穿黑色勁裝,一個個看上去身大力不虧的樣子,一個個手握刀劍的,無論是身姿還是氣勢,與村裡面面有菜色的村民相比完全不同。 另一撥人穿的就雜了,不過也要比村裡的百姓要好很多,隊伍裡還有幾個持刀帶劍的,像是一些行商。 任平生目光定定的看著爐膛裡的火苗跳躍著煮沸壺中頂開壺蓋,發出“噓噓”嘯聲的沸水澎出一些,灑在火爐上頓時“嗤嗤”作響。 他的注意力並沒有在火爐上,而是一邊喝茶,一邊支起耳朵聽著這些人的談話。 聽他們談吐見識,比劉村長還要強出不少的。 “政令難通,府兵不足,團練空餉,苛捐雜稅,叛亂四起,這活屍之毒多點散發,府衙運轉還效率低下,無論怎麼看,這世間不太平,這王朝也是處於多事之秋。” 任平生不由想道:“這時局越是動盪,那規矩就越是不顯,平頭百姓就越是要經受那些強豪傾軋,我要是想要在這個世界立足,就要經得住這黑暗叢林的考驗才行。” 告別小王莊後,又走了不過大半個小時,青城鎮的輪廓就已經遙遙在望。 不同於劉家村土坯城牆,青城鎮不但大,而且基座是用山中所採的石條,外牆皮是正兒八經的燒製出來的青磚。 據說裡面還是土坯,不過也是摻雜了糯米、石灰等,層層夯實,這磚掛皮城牆足有12米高,遠遠看去,頗具氣勢。 這樣的城牆,看著就能給予人強大的安全感。 活屍想要從外部攻克這樣的城池,幾乎不可能。 “青城鎮原來就是清水縣的老縣城,後來因為雨季洪水爆發,這青城鎮因為地勢較低,容易被淹,縣城就搬到了現在的清水縣城。 雖然現在成了青城鎮,但城牆還是保留下來的。 而且,清水縣作為一個大縣,這青城鎮作為老縣城,無論城池還是人口,相比其他一些縣的縣城,規模都不算小的。” 劉書跟任平生介紹著眼前的這一座城池。 走到城池外的時候,任平生髮現在城池東門外面聚集了一些難民。 粗略一看,應有數百人。 正有差役執鞭,驅趕著這些人排著隊,而在隊伍的最前方,正有十幾個差役,架著鐵鍋煮著清湯寡水的菜葉粥。 在東城門的外面,有差役攔住了任平生一行人的路。 “統統隔離兩個時辰,兩個時辰以後再進城!” 差役粗暴的驅趕著劉強他們,到了城東門一側的空地上。 城門外側還有一排小木屋,不過那些是給有些身份和錢財的富貴人家用的,劉家村沒錢,自然也沒有進屋的待遇。只能一個個掏著手,站在冷冷的寒風中挨凍。 “操他孃的!這幫孫子!” 老六忍不住小聲罵。 “差爺,往日裡不是一個時辰就能進城的嗎?今天怎麼要兩個時辰?隔離兩個時辰的話,我們出城天就黑了······” 劉強陪著笑,朝著驅趕他們的差役說著。 “往日裡你見過我們嗎?他孃的,還不是那些難民,讓我們不能好好的縣衙喝茶,被攆到青城鎮這兒來! 你也別覺得我為難你們,這是大老爺的令,你們要不老老實實呆這兒待夠兩個時辰,要不就掉頭回去。” 那差役說完,便挎著腰刀回東城門那邊的門洞裡躲冷風了。 “強子哥,怎麼辦啊?” “真等兩個時辰,說不定大集都散了,咱們還賣什麼呢!” “到了晚上回去,路上再遇上活屍,我們都看不見怎麼辦!要不我們回去吧?” 隊伍裡,人人都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