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把手,咱們把棋子徹底清理一下。
兩人動手,將倒出來的棋子沖刷清洗乾淨,又用毛巾擦乾,最後,乾脆在床上鋪上了一塊大浴巾,欣賞起來。
凝視著這一黑一白兩堆棋子,唐易的眼睛亮了。棋子之上,浮動著紅色的寶光,顏色不深不淺,如果對比見過的瓷器上的紅色寶光的顏色深淺,顏色越深年代越久,可以大體推斷出,應該就是唐宋之物!
一縷寶光又飄進了唐易的眼中,一陣清涼中,唐易上手細細賞玩。
這些棋子,色澤瑩柔,堅而不脆,沉而不滑。更奇妙的是,白子如白玉般溫潤,但是拿起一枚,對著視窗的陽光,邊緣竟然呈現淡淡的黃綠光彩!而黑子乍一看漆黑潤澤,對著陽光卻微微透明,邊緣竟有綠如藍的光暈!
“子出滇南,熔融之爐,料有玉珀,火贊寸候,絕佳美質,盛唐華彩!”一種直覺侵襲而來,彷彿將唐易帶到了煙雲盡染繁華的盛唐年代,讓他忍不住吟誦駢文般脫口而出!
唐代雲子!美質良工!
“哇!”何荷看了一眼床上的雲子,又看了一眼唐易,確實也被震住了。一是被這雲子的美所震,二是被唐易出口成章所震。
真是太美了,美得讓人懷疑這不是燒出來的,而是美玉磨製而成。“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玉。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怪不得唐代詩人韋應物如此描述琉璃,這古法琉璃確實美不勝收。
古法琉璃的礦物原料配方和燒造方法已失傳,其實即便不失傳,這火候也不易掌握。如今仿造的琉璃製品,哪有如此神韻!大部分,都只是帶色的玻璃罷了。
這一副雲子,歷經千餘年滄桑,竟然儲存了下來,華彩畢現,雖只是黑白兩色,但卻依舊充滿大美之感!
“子出滇南,熔融之爐······”唐易這才想起,實際上,是有過文獻記載唐代燒製使用雲子的,其中就有一句“子出滇南之爐”。但是,考古界卻一直沒有發現實物,而且如此偏僻的史料,自己並無多少印象,只是直覺出現之後,才隱隱約約想起了這句話似乎在哪本史料中出現過。
而云子店的店主,所說的不過是傳說而已,唐易沒有實證,當時也沒能駁斥。但是現在,實物都出現了,同時,寶光和直覺也很清晰,這些雲子斷然是唐代遺珍無疑。
“雲子原來是燒的啊,我還以為是天然的石頭磨製的。”何荷聽了唐易的話,這才明白過來,“這是什麼年代的?”
“如果我看得沒錯,這是唐代燒製的雲子。而且,唐代崇尚瑪瑙,唐八稜,唐球這些瑪瑙古玩名氣很大,看這雲子流光溢彩,我估計配方里肯定有品質上佳的瑪瑙沫子。”唐易解釋道。
“那現在開採瑪瑙更容易,加上瑪瑙沫子燒就是了,不一樣可以仿製?”別說,何荷就是善於發現問題,在機場她纏著崔玉珏問賭石的事兒,唐易就看出來了,現在又開始了。
“你看!”唐易從買的雲子裡拿出一顆,“這是現代的製品,乍一看也挺好看,但就怕貨比貨,和這唐代雲子有法比嗎?配方古法沒了,關鍵是掌握火候的大師級匠人也沒了,你就是給他一卡車瑪瑙沫子,也燒不出這個感覺來!”
“那如此頂級工藝的唐代雲子,很值錢吧?”何荷依舊沒有停口。
“以前市場上沒有出現過唐代雲子,市場價值自然無從參照,不過我覺得這一副雲子,肯定是價值不菲,回頭還得找秦老這樣的大家,給估量一下。”唐易知道,這寶光的厚度反映寶物的價值,這唐代雲子的寶光厚度超過越窯瓷壺不少,那定是百萬以上的東西,但這只是下限,上限能衝到多高,他一時還不能判斷。
“我表妹說你是鑑寶大師,看來不是開玩笑啊!”何荷的眼中露出崇拜的表情。唐易心想,終於沒問題了,關於雲子,自己知道的,也差不多被掏空了,正待將雲子收起,放進雲子店主送的藤編小棋簍裡,何荷的問題突然又來了:
“象棋的棋子數量是固定的,這圍棋呢?這些棋子夠數麼?”
唐易一聽,還真是個問題,自己剛才高興過頭了,還沒數呢。這圍棋棋盤,是縱橫各19道,一共361個落子點,那黑子白子所需的數量也就各是半數。雖說一盤棋一般用不了這麼多棋子,但是一副棋子是要達到這個總數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唐易心裡有些忐忑,要是棋子數量不夠,那可是太煞風景了!
“咱倆數數!”何荷說著,便挑了白子開始數了起來,唐易一看,也數起了黑子。數完一遍,兩人又換著數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