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易對這些招數當然門兒清,走得不帶半點兒猶豫。
最終,他被喊回來了。
貨款兩清之後,唐易拎著裝著東西的袋子,笑著對老闆說道:“你這東西,少見,所以你進價應該不低,也得三千起吧?不過,我這一萬二也不少了!畢竟不是官窯名窯的東西。你這手‘打活釦’,要是用不好,買主不要了,你可就白忙活了!”
攤主一聽,嘿,這人比我還年輕,敢情真是個行家,他一個激靈,“老闆,我這東西是不是賣漏了?”
“想什麼呢?我還覺得買虧了呢!”唐易看了他一眼,轉身走了。當然,這次是真走了。
那攤主咂摸了一下嘴,“這東西有點兒怪,真該先讓幾個老蟲看看!”
旁邊一個女攤主瞥了他一眼,“行了,這東西你賺了小一萬,我這還沒開張呢?別不知足了!”
攤主歪著頭又想了想,“也是,這古玩生意,沒有到頭兒的時候,這小夥兒剛才裝傻充愣,卻是個行家,他賺多少,我再操心就是自己找罪受了。”
這時候,司馬六的心思沒放在找東西上了,而是把唐易拉到一家書店門口旁邊,“這東西到底是什麼?你先給我說說!”
“這是個硯臺,白瓷硯臺。”
“宋代的?我真是沒見過。”
“實物呢,我也是第一次見。不過不是宋代的,是唐代的。”
“啊?唐代的瓷器?這唐三彩不還是陶器麼?”
“瓷器確實是從宋代開始大繁榮,不過原始瓷商代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東漢就有了。這種硯臺,叫做辟雍硯,就是從東漢出現的,不過那時候珠足數量少,唐代珠足數量多了,到了宋代,辟雍硯就幾乎絕跡了!”
“辟雍硯?珠足就是這十八個瓷柱吧?”
“對,這些瓷柱叫做珠足。不過這辟雍硯造型是比較奇特,又少見,不認得也很正常。辟雍,是古代天子講學的地方,是個專門稱呼,所謂: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類宮。”唐易解釋道,“這造型,看著也像個講壇。”
“我就說你肯定又撿漏了!瓷硯臺本來就是個冷項,這辟雍硯宋代以後又沒了,那攤主肯定是不識得了!”司馬六道,“今兒你又給我上了一課,這撿漏看似是一錘子買賣,可這背後,得有多少知識儲備才能拿下啊!”
“生僻也有生僻的壞處,那攤主要不是因為生僻,也不會死咬價兒。”唐易道,“這攤主行裡的道道挺透,就是眼力還不太夠。”
“他要眼力夠,你也拿不下啊!這件辟雍硯,到底價值多少?”
“其實,唐代的瓷器,就像你說的,沒太出名的。除了越窯的秘色瓷。這白瓷辟雍硯的做工你也見了,一般般。市場價值估計比不了明清官窯。不過我沒聽說過市場上出現過,也不好估價,但畢竟是唐代的瓷器,一萬二那肯定是撿漏了!其實他如果不喊我,我一萬六也是得買的。”
“唐代就沒有類似的東西出現,參考下市場價值麼?”
“這個我真沒聽說,我印象裡,算有一件,但只能說造型有點兒類似,不過比這個可好多了,而且是紅絲石的,這珠足,還有雕工,被刻成了仕女狀,也是唐代的硯臺。”
“那是多少錢?”
“這個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好像當時拍賣前的估價是一千萬,成交價當時那本資料裡好像沒提。”
“啊?那你這件幾百萬差不多了!”
“那肯定到不了那麼多。我剛才還沒說最重要的一點呢,那個紅絲石硯臺,硯底有篆書銘文,中間是個‘唐’字,周圍一圈是:貞觀元年,杜如晦硯,房玄齡書!”
“嗐!原來是名人的東西!那沒法兒比了。對了,什麼是紅絲石?”問完了主要的,司馬六一邊向攤位走去,一邊又問道。
“這個紅絲石,產自青州,是一種泥質岩,因為看起來紅黃相間,能看到像樹木年輪一樣的紅絲,故此得名。你別看清代的時候,四大名硯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但是在唐代,紅絲石硯,可是居於名硯之首。這也是我說的那方硯臺如此貴重的原因。這一般人,他用不上啊!”
司馬六忽地停住了腳步,看了看唐易,“我說,你這麼年輕,這些東西都是什麼時候掌握的?”
“我乾的就是這個,平時沒事看書查資料,現在網路又發達,慢慢積累起來了而已。”唐易笑著岔開了話題,“抓緊看東西吧,你不是要試試手氣麼?”
司馬六嘟囔了一句“人比人氣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