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列,也不是溥儀的“皇額娘”。溥儀又年幼,所以她地位不算很高。
不過,她對一直對這批翎管保持著高度的關注,也可以說基本在她控制範圍之內。
因為她還有一個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復大清皇權,這批翎管能論功行賞。
現在來看,似乎有些可笑,但是當時呢?看看吧,後來還有張勳復辟,袁世凱稱帝。回頭看歷史很簡單,但身處當時當世,能看明白的,那都是偉人。要不,怎麼老有人譏笑“馬後炮”呢。
一開始,瓜爾佳氏把希望寄託在父親榮祿的老部下袁世凱身上,而且經常和端康皇太妃密謀,商量復辟大計。對外,還聯絡各類軍閥。
既然是“各類”軍閥,那麼自然有人是隻想撈好處的。瓜爾佳氏太過急切,結果被騙走了大量金銀珍寶。不過,這批翎管她特別重視,沒動。
結果沒過幾年,瓜爾佳氏就聽到了袁世凱準備稱帝的訊息。她居然自殺了!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女人是很激進的。不過,自殺沒成,又活了下來。
因為金銀珍寶的事兒,端康皇太妃對瓜爾佳氏也有了意見:咱倆密謀復辟不假,但是你拿走了那麼多寶貝,卻沒有成果,是不是中飽私囊了啊?
後來,溥儀漸漸大了,從孩童變成一個少年,有了自己的主意,也開始頂撞端康皇太妃。端康皇太妃拿“皇上”沒辦法,但是對瓜爾佳氏可有辦法。在1921年的一天,他竟然讓瓜爾佳氏在永和宮大殿外跪了一個上午。
瓜爾佳氏本就是個很激進的人,也自殺過,這一次,回到自己房間之後,鴉片、金粉、燒酒三合一,一起灌進肚子,自殺成了。
瓜爾佳氏自殺之後,少年溥儀由此開始替代生母掌控了這五百八十件翡翠翎管。
他同樣很重視,因為少年溥儀的心中,同樣有著興復大清的“雄心壯志”。
�